淮南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省的重大水利工程,旨在沟通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提升区域水资源配置和航运能力。以下是该工程的最新进展。
东淝河复线船闸试运行
试运行通航
2025年3月16日,引江济淮工程东淝河复线船闸试运行通航,标志着江淮运河“北大门”全面贯通。该船闸按Ⅱ级建设标准对原有老船闸进行改造重建,设计最大船舶吨级为2000吨级,年单向过闸货运量为3031.9万吨,与一期船闸合计年单向过闸货运量可达5782.9万吨。
东淝河复线船闸的试运行通航不仅提升了航运效率,还为未来更多大型船舶的通行奠定了基础,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技术创新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针对高防汛要求、大船闸宽度、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难点,开展了双线船闸单线通航环境下组合式围堰设计施工和超高、大钢板护面闸室墙模板台车法施工技术研究,成功攻克了国内大型闸室墙一次浇筑成型难点。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保障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还为类似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沙颍河线颍上站工程开工
工程概况
2025年3月18日,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沙颍河线颍上站工程开工,标志着阜阳段建设迈入全面提速新阶段。颍上站是沙颍河线上第一级提水泵站,主要供水目标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供水范围为除阜南外的7个县市区。
颍上站的建设将有效保障沿线地区的用水需求,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提升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
供水目标
颍上站的设计流量为50m/s,选用4台立式混流泵,总装机7200kW,工程概算总投资约10亿元,计划施工工期为40个月。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阜阳等粮食主产区提供可靠的用水保障,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的其他进展
生态治理
引江济淮工程在生态治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安徽建工集团通过技术创新高效推进一期工程的遗留废土场复垦工作,复垦总面积约5669亩,预计将打造成大片良田。生态治理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还促进了土地的再利用,提升了土地的农业生产能力,推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供水和灌溉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的主要功能为城乡供水和灌溉补水,供水范围涵盖12个市46个县(市、区),农业补水灌溉面积为1760万亩。该工程的建设将有效应对区域供水安全风险,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淮南引江济淮工程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东淝河复线船闸的试运行通航、沙颍河线颍上站工程的开工、生态治理的显著成效以及供水和灌溉工程的推进。这些进展不仅提升了区域的航运和水资源调配能力,还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