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分级诊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基层医疗能力不足
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人才短缺、设备落后、技术水平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导致患者仍倾向于大医院就诊。
-
体制机制不完善
医疗资源分配呈“倒三角”结构,医保报销政策存在地区差异且效果有限,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
-
患者就医观念根深蒂固
长期形成的“大医院优先”就医模式未得到有效扭转,患者对基层医疗服务存在认知偏差。
-
药品供应保障不足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不全,常需到上级医院购药,削弱了其分流作用。
二、具体表现与影响
-
分级诊疗推进缓慢 :2017年底县域内就诊率仅为74.23%,未达90%的国家目标。
-
大医院负担过重 :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长期处于“门庭冷落”状态。
-
医保资金浪费 :患者为获得更好服务,仍选择高成本的大医院,医保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三、建议措施
-
强化基层能力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引进专业人才,提升诊疗水平,并发展特色服务(如康复、慢性病管理)。
-
完善医保政策体系
-
增加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缩小与上级医院的费用差异,形成价格优势。
-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机制,引导合理分流。
-
-
转变就医观念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常见病的认知,引导其优先选择基层医疗机构。
- 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
-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通过医保政策杠杆,鼓励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例如实行异地就医备案、建立医联体等。
- 支持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升其承接转诊患者的能力。
-
加强政策协同与宣传
统一医保政策执行标准,消除城乡居民待遇差异,增强群众对分级诊疗的认同感。
- 开展多层次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通过以上措施,来宾市可逐步解决分级诊疗中的痛点问题,构建更加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