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互助金 不是 医保,但与医疗保险存在密切关联。具体区别如下:
一、性质与资金来源
-
少儿互助金
属于 非营利性社会公益事业 ,由政府主导、多方合作建立,通过成员自愿缴费及社会捐助形成基金池,用于报销参保少儿医疗费用。
-
医疗保险
属于 社会保障制度 ,由政府和个人共同缴费,资金来源于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覆盖全民。
二、参保范围与对象
-
少儿互助金 :覆盖1个月-18岁未成年人(含婴幼儿、中小学生),但需符合当地参保条件(如户籍或居住证)。
-
医疗保险 :通常覆盖更广泛人群(如户籍或就业人员),保障范围包括门诊、住院、重大疾病等。
三、保障内容与报销方式
-
少儿互助金
-
门诊报销 :按比例报销普通门诊费用(如60%),每年最高200元;特殊疾病门诊、犬伤门诊等专项保障。
-
住院报销 :根据医院等级设定起付线,按比例报销住院费用。
-
异地就医 :需提前备案,未备案则报销比例降低。
-
门诊费用报销限额 :每年约200元。
-
-
医疗保险
- 覆盖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报销比例根据医疗费用等级和医保类型(如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有所不同。
四、与社保的关系
-
部分地区整合 :如成都市将少儿互助金并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成为学生儿童档,但两者在资金来源、保障范围上仍存在差异。
-
独立性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少儿互助金仍独立于医保体系,需单独参保。
总结
少儿互助金是医保体系之外的补充保障,适合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希望获得额外医疗保障的群体。建议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当地政策选择是否参保,并了解具体保障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