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最低生活保障)是为了帮助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维持基本生活而设立的社会救助制度。关于“一个人得病办了低保就是终身了吗”这个问题,可以从低保的申请和审批流程、动态调整机制以及取消条件等方面进行解答。
低保的申请和审批流程
申请条件
-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这是申请低保的基本条件,具体标准因地区而异。
- 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家庭拥有的财产(如房产、车辆、存款等)不能超过当地规定的标准。
- 家庭成员存在特殊情况:如重病、重残、无劳动能力等。
申请流程
- 提交申请: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必要时可委托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代为申请。
- 审核和调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和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初审意见。
- 审批和发放: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查后,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或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说明理由。
低保的动态调整机制
动态调整原则
- 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低保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能够及时纳入低保,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退出。
- 定期核查:低保家庭应定期如实申报家庭人口、家庭经济等生活状况,相关部门会定期进行核查,确保低保资格的准确性。
具体调整情况
- 家庭收入变化:如果家庭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低保资格将被取消,并停发低保金。
- 家庭财产变化:如果家庭财产状况发生变化,如购买高档消费品或拥有车辆等,低保资格也可能被取消。
- 特殊情况变化:如家庭成员就业、病愈等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可能改善,低保资格也需相应调整。
低保取消的条件和流程
取消条件
- 家庭经济状况改善: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或家庭财产状况不符合规定。
- 家庭成员就业:家庭成员重新就业并有稳定收入。
- 其他不符合条件的情况:如拥有私家车、领取养老保险金等。
取消流程
- 申请:低保户主动向民政部门提出取消低保的申请。
- 核实确认:民政部门对申请进行核实,确认申请人是否仍符合低保条件。
- 审批决定:民政部门根据核实结果,决定是否取消低保资格,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低保并不是终身的,而是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收入水平进行动态调整。如果家庭经济状况改善或家庭成员就业等情况发生变化,低保资格将被取消。因此,得了病的家庭在申请低保时,需要如实申报家庭经济状况,并在家庭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报告,以确保低保资格的持续有效性。
低保户住院费用如何报销?
低保户住院费用的报销流程和比例因地区而异,但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报销流程
-
咨询政策:在住院前,低保户应前往当地低保办公室或社保办公室,了解具体的报销政策和操作流程。
-
住院缴费:住院时,低保户需将低保证明和医疗保险卡交给医院,医院会根据政策直接扣除可报销的部分费用。
-
出院报销:出院后,低保户需准备以下材料提交给当地社保或低保办公室进行报销申请:
- 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 申请人的户口本复印件
- 低保、低收入证复印件
- 个人申请及医疗费用分割单
- 住院费用发票、住院证明、出院小结等
报销比例
- 基本报销:低保户住院费用的基本报销比例最高为60%。
- 二次报销:在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剩余部分可再次报销65%,封顶线为3.5万元。
特殊情况
- 农村低保户:除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外,农村低保户还可以享受国家财政的托底报销,具体比例和流程需根据当地政策确定。
- 时间限制:报销申请通常需要在出院后三个月内提交,具体时间以当地规定为准。
低保户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吗?
低保户是否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政策规定。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
国家政策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包括特困、低保人员)免费提供一次健康体检。
- 过渡期政策:2020年底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国家要求设五年过渡期(2021—2025年),原有主要扶贫政策保持不变,包括为农村贫困人口免费体检。
地方政策
- 海南省:从2024年起,建立中老年城乡低保对象健康体检制度,为55至64周岁的中老年低保对象提供免费体检。
- 辽宁省: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包括低保人员)免费提供一次健康体检。
自愿原则
- 体检并非强制性要求,低保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参加体检。
低保政策有哪些具体规定?
低保政策的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对象和条件
- 户籍状况: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
- 家庭收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家庭财产: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
申请和审核流程
- 申请: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其代理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 受理和调查:乡镇人民政府在村委会(社区)协助下进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并提请县级民政部门进行信息核对。
- 初审和公示: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初审意见并在村(社区)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将材料报送县级民政部门。
- 审核确认:县级民政部门审核确认,符合条件的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证或确认通知书,并从下月起发放保障金。
保障标准
- 城市低保标准:2024年起,部分地区标准为每人每月573元至1206元不等。
- 农村低保标准:2024年起,部分地区标准为每人每年5678元至645元不等。
特殊情况处理
- 分类施保:对重残人员、重病患者、老年人、在校学生等特殊群体给予额外补助。
- 渐退政策:对就业创业后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家庭,给予3至12个月的缓退期。
- 动态管理:定期核查低保家庭的经济状况,确保保障对象进出有序。
不予保障的情形
- 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低保标准:如自费安排子女择校就读、购买高档住房等。
- 拒绝配合核查或提供虚假材料:拒绝配合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 在监狱或强戒所内服刑:正在服刑或强制戒毒的人员。
- 有劳动能力但拒绝就业:无正当理由连续多次不接受推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