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政策在报销药品方面有多项新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扩大报销范围:
- 将更多慢性病、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使更多高价药和特效药可享受医保报销,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部分省市试点推行“癌症早筛费用报销”政策,鼓励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率。
- 互联网医疗服务中的部分线上诊疗服务和药品费用也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参保人员可通过合规的互联网医院就诊并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
调整报销比例:
- 部分地区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如普通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有所上调,尤其对低收入群体和老年人群体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
- 国家医保目录新增了多款罕见病药物,并提高了部分药品的报销比例,比如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所需的昂贵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纳入医保,患者的自付比例大幅降低。
- 更多抗癌药物被纳入医保范围,特别是一些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患者的自付比例将进一步降低。
-
降低起付线:
- 部分地区的医保起付线(即报销门槛)有所降低,参保人员就医时可以更早达到报销条件,享受医保待遇。
-
提高封顶线:
- 部分地区提高了医保报销的年度封顶线,即年度内最高报销金额有所增加,这对于需要长期治疗或高额医疗费用的患者是一个重要的利好。
2025年医保政策在报销药品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和调整,旨在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