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面恢复混凝土浇筑的振捣要求,综合相关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振捣前准备
-
材料与设备检查
-
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是否合格,确保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
-
核对振捣设备(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振动梁等)性能参数,确保正常运行。
-
-
模板与钢筋处理
-
模板应清洁、湿润并涂刷脱模剂,防止漏浆。
-
钢筋应绑扎牢固,避免振捣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变形。
-
二、振捣操作规范
-
振捣顺序与方法
-
先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次振捣靠边角部位,再纵横交错使用平板振捣器全面密实。
-
分层浇筑时,上层混凝土振捣前需确保下层初凝(约15-30分钟),避免蜂窝或空洞。
-
-
振捣时间与强度
-
振捣持续时间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不宜过振(平板振捣≥30秒,插入式≥20秒)。
-
振捣棒间距不宜大于500mm,距模板边缘≤200mm,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及传力杆。
-
-
特殊部位处理
-
路面板底、边角及钢筋密集区域需重点振捣,确保密实性。
-
缺料部位应及时补料找平,采用碎石较细的混凝土拌合物。
-
三、振捣后收尾
-
表面整平与找坡
-
用平板振捣器初步整平后,配合振动梁纵横交错振捣拖平,表面应平整均匀。
-
无路拱时,使用路拱成型板控制标高,振捣梁需刮除多余混凝土并补足低陷处。
-
-
质量检查与修补
-
振捣完成后需检查模板下沉、变形或钢筋位移,及时纠正。
-
表面应保留5-6mm砂浆层,便于后续密封和抹面。
-
四、注意事项
-
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振捣棒、振动梁等部件,确保正常使用。
-
安全规范 :振捣时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意外伤害。
-
环境控制 :高温天气需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低温环境需优化配合比。
通过规范操作与质量把控,可有效提升路面恢复工程的承载能力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