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收光的最佳时间需结合施工阶段和环境条件综合判断,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节点和注意事项:
一、关键时间节点
- 首次收面
- 在混凝土振捣完成后1-2小时内进行初次收面,此时混凝土尚未初凝,便于调整表面平整度。
- 中间收光阶段
- 根据天气调整:晴天条件下通常在4-6小时内操作(即初凝前完成),阴雨或低温环境可延长至6-8小时,需避免超过初凝期(约4小时后),否则影响表面强度。
- 以表面无泌水为判断依据:此时收光可避免起砂或起皮。
- 最终收光
- 在混凝土初凝前几分钟进行最后一次收光,可提升表面密实度并减少裂缝;终凝后(约24小时内)仍需完成整体收光,确保表面硬度和光洁度。
二、影响因素
-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风速等直接影响初凝速度,高温干燥天气需缩短操作时间。
- 混凝土配比:水灰比和骨料级配影响泌水速度,需提前优化配比。
- 施工工艺:建议分2-3次收光,首次粗平后逐步精平,终凝前完成最终处理。
三、注意事项
- 初凝后(约4小时)避免过度踩踏或操作,防止破坏表层结构。
- 终凝前(24小时内)需持续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以提高耐久性。
通过分阶段操作并结合环境动态调整,可有效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且无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