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中人补发差额退休金,主要是针对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中人”。这部分人群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由于新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差额补发。以下是关于事业单位中人补发差额退休金的详细解答:
一、补发背景
-
改革原因: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将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称为“中人”,并开始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即保低限高,同时强制建立职业年金。
-
计算方式:中人养老金=老办法核算出来的养老金金额+(新办法-老办法)*(10%~100%)。
二、补发条件
-
参加工作时间:需要在2014年10月前开始参加工作,确保符合退休“中人”的定义。
-
养老金计算差额: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高于老办法计算结果,这样才有资格进行补发。
三、补发过程
-
计算差额:根据新老办法结合的方式,计算出需要补发的差额。
-
分批次补发:按照年度逐年和一次性补发两种方式进行,具体根据当地政策执行。
-
补发比例:在10年过渡期内,每年补发比例不同,如2020年退休的中人,返还比例为60%,2021年则为70%,以此类推。
四、法律依据及具体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事业单位中人补发差额退休金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旨在保障“中人”的养老金待遇不因改革而降低。符合条件的“中人”应积极了解相关政策并申请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