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后卖标属于违法行为,具体法律后果如下:
一、法律定性
-
串通投标罪
若中标后未经招标人同意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或以肢解项目、分包人再分包等方式变相转让,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的串通投标罪,处中标项目金额0.5%-10%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并可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
-
其他相关罪名
若涉及向招标人或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以获取中标资格,可能同时构成行贿罪,根据情节轻重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二、法律依据
-
《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八条 :禁止中标人转让中标项目或肢解后分别转让,否则转让、分包无效,处项目金额0.5%-10%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可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吊销营业执照。
-
《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 :投标人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与招标人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公民利益者,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三、法律后果
-
行政处罚
-
处以中标项目金额0.5%-10%的罚款;
-
没收违法所得;
-
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
-
-
刑事责任
-
涉嫌串通投标罪时,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
涉嫌行贿罪时,根据行贿金额和情节,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
-
民事责任
若给招标人或第三方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
四、注意事项
-
证据收集 :违法行为需通过招投标文件、合同、银行流水等证据链固定;
-
法律程序 :需通过仲裁或诉讼程序主张权利,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综上,中标后卖标不仅违法,且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建议遵守招标投标法规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