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限额是指政府或行业协会规定的商品最低售价标准,主要用于国际贸易中防止商品自动贬价,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国际贸易中的最低限价
-
出口商品限价
政府或商会为防止出口商品在海外市场因竞争自动贬价,会设定最低限价。出口商需按此价格或更高价格出售商品,否则可能面临贸易制裁或处罚。
-
作用
通过限制低价倾销,保障国内产业利益和外汇收入,避免因价格战导致贸易逆差扩大。
二、商业代理中的最低限价
在商业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可能要求代理人以不低于特定价格销售商品,例如:
-
商品销售协议 :明确约定最低售价,代理人违反需承担违约责任;
-
信用卡分期场景 :部分商家要求分期金额达到最低限额(如1000元)才能使用花呗分期服务。
三、信用卡中的最低限额
-
信用额度 :信用卡的最低限额指账户的初始信用额度,通常为零,需通过消费或还款提升;
-
最低还款额 :持卡人每月需偿还的最低金额,一般为消费总额的10%-20%(如1000元消费需还100元)。
四、其他场景
- 公司注册资本 :部分地区曾对有限责任公司设定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如1元),但自2014年起已全面取消。
注意 :不同领域的“最低限额”含义差异较大,需结合具体场景理解。例如,最低限额1000元可能指商品金额门槛(如花呗分期),也可能指政府规定的出口价格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