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档医疗和二档医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个人账户
- 一档医疗:有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门诊基本医疗费用、地方补充医疗费用、在定点零售药店凭本市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药品的费用,以及支付健康体检、预防接种费用等。
- 二档医疗:无个人账户。
-
缴纳费用
- 一档医疗:以本人月工资总额的8.2%的标准按月缴费,其中用人单位缴6.2%,个人缴2%,缴费上限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下限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
- 二档医疗:以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单位缴纳0.5%,个人缴纳0.2%;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与一档医保一致。
-
门诊报销
- 一档医疗:在选定的社康中心就医,可享受较高比例的报销。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的比例较高,且有年度支付限额,超过限额后可用个人账户支付。
- 二档医疗:需前往绑定的社康中心就医,报销比例相对较低,年度支付限额也较低。
-
住院报销
- 一档医疗:住院起付线根据医院级别设定,报销比例较高,退休人员支付比例可达95%。在不同级别的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有所不同,且有最高支付限额。
- 二档医疗:住院起付线同样按医院级别设定,但报销比例略低于一档医疗,一级医院为92%,二级医院为91%,三级医院为90%。
-
门诊特定病种待遇
- 一档医疗:连续参保时间12个月以下,医保按规定支付60%;连续参保时间12至35个月的,支付75%;连续参保时间36个月及以上的,支付90%。
- 二档医疗:未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时,在绑定社康年度社区门诊统筹基金限额用完,在绑定社康,年度社区门诊统筹基金限额用完后,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基金支付基数的50%;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基金支付基数的80%。
-
门诊大型设备检查和治疗费用
- 一档医疗: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80%的相关费用。
- 二档医疗:不适用此项规定。
-
异地就医待遇
- 一档医疗:在异地备案后,在当地医院的普通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均可按规定进行报销。
- 二档医疗:异地备案后,仅住院费用可报销,而普通门诊费用需绑定卫生服务中心后方能申请报销。
深圳一档医疗和二档医疗在个人账户、缴纳费用、门诊报销、住院报销、门诊特定病种待遇、门诊大型设备检查和治疗费用以及异地就医待遇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区别。市民在选择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