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动态维护平台是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全国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动态维护机制,提升医保服务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以下将详细介绍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相关信息。
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建立
统一编码标准的必要性
- 解决数据互认难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结束了过去医保数据互认难、信息共享难的历史,迈入“书同文、车同轨”的全新时代。
- 促进数据归集和分析:统一的编码标准实现了数据互认,便于适时归集形成全国层面、区域层面的大数据,便于大容量的数据分析测算,为医保筹资、待遇保障、支付制度、药品、耗材招标采购、基金监管等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撑。
编码标准的分类
- 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收集医保患者的疾病信息,为评价医保工作的绩效提供支撑,为DRG/DIP付费分组提供真实、全面的数据来源。
- 医疗服务项目编码:服务异地就医结算、医保招采和支付,收集患者就诊所需医疗服务产品和项目的使用情况、价格等信息。
- 药品和医用耗材编码:构成医疗保障范围信息,服务异地就医结算、医保招采和支付。
- 医保协议管理机构和人员信息编码:便于协议监管,优化医保管理,服务就医结算、提供公共查询。
医保动态维护平台的功能
数据维护与更新
- 动态维护机制:国家医保局同步搭建了国家、省、市三级联通的动态维护平台,每一编码标准都有完整的数据画像,以小码大库、库码结合的方式提供应用。
- 定期更新发布数据库:各项编码标准数据库已实现定期更新,确保医保服务的唯一身份标识和数据的实时性。
编码查询与应用
- 官方平台查询: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及数据库可以在国家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的“政策”窗口查看,方便用户获取最新的编码信息。
- 应用支持:平台支持医保药品、医用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22项编码的查询和应用,提供唯一身份标识。
医保电子凭证的使用
电子凭证的功能
- 便捷结算:用户可以通过医保电子凭证进行就医和购药结算,实现“一码通”。
- 信息查询:用户可以查询个人的医保信息,包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用户体验优化
- 大字版功能:为方便老年人使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推出了大字版,将页面化繁为简,按钮放大,提升用户体验。
- 亲情账户:用户可以代家人申领医保码,在手机上直接查询家人的年度医疗费用、个税大病扣除金额。
医保信息平台的用户反馈和技术优化
用户反馈
- 高效便捷:用户普遍反映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功能全面、操作便捷,特别是异地就医备案和医保电子凭证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就医体验。
- 技术优化:平台通过技术优化,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和用户体验,如广东省医保局在全国率先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实现了高效的医保结算。
性能优化
- 大规模并发处理:平台在广东大范围落地时,日均门诊、住院结算高达80万人次,结算速度大幅提升。
- 春节期间安全保障:平台在春节期间通过7 * 24运维保障值班值守,确保医保网络和重要业务运行稳定。
国家医保动态维护平台通过全国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和动态维护机制,提升了医保服务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平台不仅支持医保电子凭证的使用,还通过技术优化和用户反馈,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数据处理能力,为医保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