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在医院能报销多少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参保类型、医疗机构级别、药品和诊疗项目的分类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报销比例和规则。
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职工医保
- 一级及以下医院:报销比例为94%,起付线为200元。
- 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92%,起付线为400元。
- 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90%,起付线为600元。
居民医保
- 一级及以下医院:报销比例为92%,起付线为200元。
- 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91%,起付线为400元。
- 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90%,起付线为600元。
退休人员
- 一级及以下医院:报销比例为95%,起付线为200元。
- 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95%,起付线为400元。
- 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95%,起付线为600元。
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职工医保
- 一级及以下医院:报销比例为75%,年度支付限额为10478.4元(在职)或12225.22元(退休)。
- 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5%。
- 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5%。
居民医保
- 一级及以下医院:报销比例为75%,年度支付限额为2619.6元。
- 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5%。
- 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55%。
报销范围和限制
报销范围
- 医保三大目录: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必须在医保目录内才能报销。
- 起付线和封顶线:不同医疗机构和医保类型的起付线和封顶线不同,超过起付线的部分才能报销,超过封顶线的部分需自费或通过大病保险报销。
报销限制
- 非定点医院:在非定点医院就医的费用不予报销,除非是紧急救治和抢救情况。
- 目录外费用:医保目录外的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不予报销。
报销流程和材料
报销流程
- 住院报销:入院时出示社保卡办理登记手续,出院时在住院收费处办理出院结算手续,然后将相关单据到医保办进行现场结算。
- 门诊报销:在就诊时出示社保卡,费用直接由医保个人账户结算,超出部分由个人现金支付。
报销材料
- 基本材料: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原件、住院病历、费用明细清单、住院发票等。
- 特殊情况:异地就医需提供更多的证明材料,如转诊申请表、出院小结等。
社保在医院能报销的比例和金额因参保类型、医疗机构级别、药品和诊疗项目的分类等因素而异。了解具体的报销比例和规则,可以帮助参保人员更好地规划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