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3月最新信息,沈阳就医相关规定如下:
一、医疗服务体系优化
-
分级诊疗与互联网+护理
推选1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基层,实现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同时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支持远程医疗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
无陪护病房与24小时照护
市级三级公立医院试点设置无陪护病房,由专业团队提供24小时照护服务,缓解患者及家属压力。
二、门急诊服务调整
-
常规门诊与急诊开放时间
多家医院(如医大附一、医大附盛京等)元旦期间保持急诊24小时开诊,门诊按值班日安排。部分医院(如北部战区总医院)节假日期间门诊正常开放。
-
取消核酸阴性证明
自2022年12月19日起,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取消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但需主动告知工作人员检测结果。
三、异地就医政策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待遇
-
备案满6个月的非京沪人员(如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未成年人投奔监护人等)可保留沈阳医保待遇,但需提供户口/房产证/居住证其中之一。
-
北京、上海备案人员需提供相关材料,否则报销比例下调10个百分点。
-
-
临时外出人员待遇
住院就医时按沈阳医保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标准执行,起付线调至2.4万元。
四、医保报销与救助
-
门诊慢特病管理
通过“好就医”平台实现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挂号结算,门诊慢特病患者可享受门诊统筹报销。
-
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
新政策扩大医疗救助对象范围至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特困人员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低保边缘家庭成员资助60%。
五、其他注意事项
-
医保缴费基数调整 :2025年1月1日起职工医保和生育保险缴费基数有所调整。
-
政策咨询渠道 :可通过“辽事通”APP查询医保待遇、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等。
以上信息综合了医保、医疗、防疫等多方面政策,建议就医前通过官方渠道确认最新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