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保政策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主要包括缴费标准、保障范围、待遇水平及管理规范等,具体如下:
一、缴费标准调整
-
城乡居民医保
-
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
-
个人缴费标准提高20元,为每人每年400元;
-
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应参保城乡居民,包括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
-
-
职工医保
- 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80%左右,具体政策未详细说明。
二、保障范围扩展
-
门诊保障升级
-
将产前检查等符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纳入门诊保障,报销比例达50%以上;
-
儿童孤独症门诊特殊病种治疗费用纳入报销,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根据医疗机构级别调整(基层85%、其他机构75%)。
-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 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规范健康照护师职业标准、评估机构及服务机构管理,支持护理服务产业发展。
三、待遇水平优化
-
退休人员养老金
-
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2024年7月起实施;
-
基础养老金计发系数调整,促进地区养老金平衡。
-
-
医保支付比例
- 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稳定在75%左右,门诊统筹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四、管理规范强化
-
医保骗保打击
- 出台《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强化司法实践。
-
异地就医管理
-
成渝两地医保缴费年限实现互认累计计算,补缴规则灵活(最长城市补缴差额至20年);
-
跨省异地就医需符合当地连续缴费年限要求。
-
五、其他重要调整
-
医保信息平台服务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1日暂停部分服务,跨年就医需提前办理;
-
长期护理保险服务规范 :发布健康照护师职业标准、定点机构管理规范等。
以上政策体现了医保在保障民生、应对人口老龄化及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方面的综合考量,建议参保人员及时关注当地医保部门通知,合理规划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