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的一个直辖县,了解其乡镇数量和名称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该地区的行政区划和管理结构。
乡镇数量
乡镇总数
- 乡镇数量:陵水黎族自治县共辖9个镇和2个乡,此外还有2个国营农场和省属吊罗山林业局。
行政区划调整
- 调整历史:陵水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调整。例如,2002年5月,陵水进行了乡镇撤并改革,将原17个乡镇合并为11个乡镇。
- 当前划分:目前,陵水县下辖的乡镇包括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光坡镇、三才镇、黎安镇、隆广镇、文罗镇、提蒙乡和群英乡。
乡镇名称
主要乡镇
- 椰林镇:陵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约10万人,面积77.1平方公里。
- 新村镇:以“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乡镇,重点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 英州镇:位于陵水西部南沿海,交通便利,以农产品为主。
- 本号镇:位于陵水县西北部,国家森林公园——吊罗山脚下。
- 光坡镇:位于陵水东北部,距县城5公里,东临大海。
乡镇分布
地理分布
- 地理位置:陵水县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平原区。
- 相邻关系:东北与万宁市交界,西南与三亚市毗邻,西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东南濒临南海。
乡镇特色
- 椰林镇:陵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
- 新村镇:以“三产融合”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 英州镇:交通便利,以农产品为主,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 本号镇:位于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 光坡镇:东临大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
陵水黎族自治县下辖9个镇和2个乡,乡镇数量相对较少但各具特色。乡镇的分布和名称反映了该地区的地理、经济和自然资源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规划未来发展。
陵水黎族自治县的行政级别是什么
陵水黎族自治县的行政级别是自治县,隶属于海南省。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陵水黎族自治县下辖2个乡、9个镇、1个林业公司。
历史沿革
- 1961年6月1日,陵水从崖县分出,恢复陵水县建制。
- 1987年12月,陵水县改称陵水黎族自治县。
- 1988年4月,海南建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海南省。
陵水黎族自治县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陵水黎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景点:
-
香水湾:以其碧海蓝天和细软沙滩而著称,是陵水最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适合游泳、日光浴和海钓。
-
南湾猴岛:位于陵水南部的南湾猴岛是唯一的热带海岛型猕猴自然保护区,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灵巧的小动物。
-
分界洲岛:这里有丰富的海底生态景观,是浮潜和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
呆呆岛:以其独特的创意旅拍道具而走红网络,是拍照的天堂,适合放松身心。
-
清水湾旅游区:这里是一个休闲胜地,适合散步和放松,海山相连,美景如画。
-
海南疍家博物馆:国内首个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了疍家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
-
疍家渔排:位于陵水新村镇新村港海面上,是海南疍家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疍家部落”,游客可以体验疍家风情游。
-
陵水红树林湿地公园:集珊瑚礁、海草床和红树林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为一体的潟湖海岸复合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
桐海村:被誉为“海上街市”,是体验海南滨海乡村生产生活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参与红树林生态保护研学活动。
陵水黎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陵水黎族自治县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以下是具体表现:
经济增长
- GDP增长:2024年,陵水县GDP预计增长6%左右,达到258.32亿元,展现出稳健的经济增长态势。
-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8.2%,达到210亿元,显示出强劲的投资活力。
产业结构优化
- 新业态发展:陵水县积极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等“新三样”,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 数字经济:数字文化产业方面,海风国际影视基地实现商业化运营,212款游戏在陵水出海,日活跃用户近100万人。
旅游业发展
- 旅游热点:陵水县旅游热点不断涌现,如2024年底举办的跨年烟花秀吸引了近4万名游客。
- 旅游设施建设:正在加快建设的疍家文旅区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
农业现代化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金枪鱼已成为陵水农业的新名片,文罗产业园已逐步成型起势,推动农业、工业、旅游业高度融合。
民生事业发展
- 医疗卫生和教育:陵水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并力争评为三甲医院;教育领域也在持续发力,提升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