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结果,以下是关于湖南24名处级干部被问责的详细情况:
1. 问责事件背景
湖南省娄底市近期对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这是该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问责的背景包括:
- 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决策失当、政令不畅、效能低下、为政不廉等问题。
- 娄底市发布了《娄底市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明确了问责的标准和程序,以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信力的提升。
2. 问责对象及处分情况
此次问责涉及24名党员干部,其中包括:
- 处级干部:6人
- 科级干部:15人
- 科以下干部:3人
具体处分情况如下:
- 开除党籍:2人
- 撤职:4人(含开除党籍的2人)
- 免职:4人
- 党内严重警告:2人
- 行政记过与记大过:5人
- 通报批评:3人
- 诫勉谈话:5人
- 移送司法机关:1人
这些处分体现了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旨在警示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
3. 典型案例
问责中涉及的具体案例包括:
- 新化县交通局:因一条6公里长的公路通车仅8个月便基本不能使用,相关责任人被追责,包括2名干部被撤职,2名干部被行政记过。
- 涟源市财政局:因未及时下拨544万元中央拨款,局长、党委书记及一名党组成员被通报批评,直接责任人被免职。
4. 问责措施及社会意义
为保障问责的实效,娄底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公众监督网络: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积极拓展问责线索来源。
- 落实问责决定:对处分决定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未按时落实的单位,将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 岗位调整限制:被免职的问责对象即便重新安排岗位,其新任职务也必须低于原职务。
此次问责不仅是对违纪干部的严肃处理,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5. 信息来源
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报道。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参考相关链接或提供更具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