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转回老家后是可以再转回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均可以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以下是详细的转移条件和流程。
社保转回老家后的转移条件
确认转移条件
- 确保已在上海找到新工作并开始缴纳社保,符合将社保转回上海的条件。
- 提交书面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社保卡、工作证明等。
提交书面申请
- 向上海社保经办机构提交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 等待审核与转移,上海社保经办机构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与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对接,办理转移手续。
转移进度查询
- 通过“掌上12333”APP或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转移进度。
- 关注社保经办机构的通知和反馈,确保转移手续的顺利进行。
社保转回老家后的续交方式
缴费方式和金额
- 企业社保可以在某家企业里交,也可以以个人灵活就业身份交,基本上都可以按月缴纳;而农村社保只能按年交。
- 企业社保缴费金额通常都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乘以缴费比例,在企业交是24%左右,灵活就业个人交是20%,以福建省为例一个月缴费金额是842.4元左右;而农村社保是按整百分几个档次,以我所在城市为例一年200~3000元。
退休年龄和养老金标准
- 企业社保男性60周岁,生产岗位女工人50周岁,管理岗位女干部55周岁;而农保不管男女都是60周岁退休。
- 企业社保是按历年缴费基数除以历年的社平工资的平均值去算,计算公式比较复杂,基本上和社会平均工资强关联,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目前每月退休金按缴费多少长短大概在1000~15000元/月,各地计算公式基本相同,所以地区差距不大;而农保计算方式相对简单,各地基本上都是一个固定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目前每月退休金大概150~2000元/月,全国地区差距比较大,一线城市高很多。
社保转移的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办法
- 参保人员流动就业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时,新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做好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的接收和管理工作;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将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转出后,应当按照规定保留原有记录备查。
- 社保转移产生的影响主要在退休后的养老待遇,在待遇领取地确定前无需频繁转移。
社保转回老家后是可以再转回来的,只要符合转移条件并提交书面申请,通过审核后,社保关系就可以顺利转移。转移后,缴费方式和金额、退休年龄和养老金标准都有所不同,具体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社保转移的法律依据明确,保障了参保人员的权益。
社保转回老家后如何办理转移手续
将社保转回老家后,您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办理转移手续:
一、了解社保转移政策
- 访问当地社保局或人社局官方网站,了解最新的社保转移政策和流程。
二、准备必要材料
-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社保卡原件及复印件
- 劳动合同或工作证明(如适用)
- 户籍证明(如户口本)
- 银行账号信息(用于接收社保资金)
三、办理社保转出手续
- 停保:在原参保地的社保局办理停保手续。
- 打印缴费凭证:停保后,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 提交申请:携带上述材料和身份证,到原参保地的社保局办理社保转出手续。
四、办理社保转入手续
- 参保登记:在老家社保局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 提交凭证:将原参保地的缴费凭证提交给新参保地的社保局。
- 等待审核:新参保地社保局审核通过后,您的社保关系和个人账户资金将自动转入新参保地,通常需要1-3个月。
五、查询转入情况
- 登录当地社保局网站或拨打社保局电话,查询转入进度和状态。
六、注意事项
- 时间节点: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所有手续,避免影响社保权益。
- 缴费记录:保持缴费记录的完整性,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 政策咨询:如有疑问,及时咨询当地社保局或人社局的工作人员。
社保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社保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
分清转出、封存与终止的区别:
- 转出:职工离开用人单位后,由用人单位向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停止缴纳社会保险费。
- 封存:因特殊情况(如职工被拘留、失踪等)暂时中止缴纳社会保险费。
- 终止:因职工死亡或出国定居,用人单位为其办理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终止手续。
-
转出前先办理招退工手续:
- 社保关系的变更以劳动关系的变动为依据,因此需要在社保关系转移前,先到公司所在地的区(县)职业介绍中心办理退工备案登记手续。
-
及时办理社保转出手续:
-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
注意社保欠费问题:
- 在办理社保转出前,需确保没有欠缴的社保费,如有欠费,必须先结清所有欠费才能申请转出。
-
了解社保转移的有效期:
- 社保关系转移没有“有效期”,只要在退休前合并转来即可。缴费凭证最好在申请办理时再去打印,特别是涉及省外参保地。
-
注意年龄限制:
- 社保转入地通常对参保人有年龄限制,一般要求男性在50周岁以下,女性在40周岁以下才能转入。
-
确定退休地后再办理转移:
- 如果尚未确定退休地,建议不要频繁办理社保转移,可以在退休年龄到达前,根据养老金领取地将所有社保统一转到一地。
-
准备好相关材料:
- 办理社保转移时,需准备相关材料,如身份证、社保卡、离职证明等。
-
了解不同类型的社保转移:
- 目前能随职工转移的只有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已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社保转移后对养老金的领取有何影响
社保转移后对养老金的领取有以下影响:
-
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社保转移后,个人在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可以累计计算。这意味着,无论您在多少个城市工作过,只要进行了规范的社保转移,您的缴费年限都将被合并计算,从而在退休时能够获得相应的养老金待遇。如果不进行转移,不同地区的缴费年限可能无法累计,影响到最终养老金的数额。
-
养老金计算基数的变化:养老金的计算不仅依赖于累计缴费年限,还与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有关。由于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和养老金计算公式可能存在差异,社保转移后,您的养老金计算基数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最终的养老金待遇。
-
养老金领取地的确定:社保转移可能影响养老金的领取地。根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可以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如果不满10年,则需要将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或者归集到户籍所在地。
-
支付方式和时间:社保转移后,养老金的支付方式和时间也可能发生变化。个人需要及时将个人信息更新至转入地的社保系统,以确保养老金的正常支付。不同地区的养老金支付时间和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个人在转入地领取养老金时,需要了解相关规定,以避免因为不熟悉规定而导致养老金无法及时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