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市针对农村残疾人群体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和促进就业。以下是关于济宁市农村残疾人的详细信息。
济宁市农村残疾人就业情况
就业扶贫工程
济宁市自2009年开始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设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基地156处,安置农村残疾人2348人,辐射带动就业6000余人。
这些措施表明济宁市在残疾人就业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政策,通过建设扶贫基地和提供就业机会,有效促进了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和收入提升。
就业保障金和贷款
济宁市残联协调财政、人行等部门,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贴息范围,并争取建立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降低反担保门槛。自2008年以来,全市共落实康复贴息贷款总额1170万元,扶持残疾人498人。
通过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贷款,济宁市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创业融资难的问题,鼓励了更多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自主创业扶持
济宁市实施了“共享阳光”残疾人自主创业扶贫工程,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残疾人给予一次性2000-10000元扶持,并在工商税务登记管理、税收优惠政策、小额担保、就业创业培训等方面进行特殊照顾。
这些扶持政策为残疾人创业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持,降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残疾人的创业热情,推动了残疾人创业的发展。
济宁市农村残疾人福利政策
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济宁市为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2024年,一、二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99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179元。
这些补贴政策有效减轻了残疾人的生活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体现了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怀和支持。
康复救助
济宁市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2024年预计为5894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每人每年补助训练费1.5万元。康复救助项目不仅帮助残疾儿童恢复或提高身体功能,还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了残疾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无障碍改造
济宁市为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2024年已完成1086户的改造,并探索无障碍改造的智能化、标准化试点。无障碍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更方便地参与社会活动,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济宁市农村残疾人生活状况
教育和培训
济宁市通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项目,帮助残疾人提升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例如,泗水县残联开展了果树修剪、土豆种植、畜牧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安排学员到实训基地进行观摩。
教育和培训项目不仅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参与和支持
济宁市通过“如康家园”等辅助性就业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些服务措施为残疾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享受平等的待遇和机会。
济宁市在扶持农村残疾人就业和福利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包括就业扶贫工程、就业保障金和贷款、自主创业扶持、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康复救助以及无障碍改造等。这些政策和措施不仅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还促进了他们的就业和社会参与,体现了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怀和支持。
山东济宁市农村残疾人有哪些补助政策?
山东济宁市为农村残疾人提供了多项补助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残疾人两项补贴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 对象:具有济宁市户籍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的残疾人。
- 标准:2024年1月起,一级、二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99元;三级、四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49元。
-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 对象:具有济宁市户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无生活自理能力、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智力、精神、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残疾人和多重残疾人。
- 标准: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179元;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149元。
其他惠残政策
-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 对象:0-17岁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
- 内容:包括手术救助、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适配等。
-
残疾人托养服务
- 对象: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
- 内容:提供生活照料、家庭个人卫生服务、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训练等托养照料服务。
-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 对象: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
- 内容:包括建坡道、低位灶台、盲道等无障碍设施改造。
-
教育补贴
- 对象: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
- 内容: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的学费和生活费补助。
-
就业创业支持
- 对象: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
- 内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服务。
-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 对象: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
- 内容:由政府出资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发生意外时可申请赔偿。
如何申请山东济宁市农村残疾人补助?
在山东济宁市,农村残疾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申请残疾人补助:
申请条件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 具有济宁市户籍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
-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 具有济宁市户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
- 无生活自理能力,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智力、精神、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残疾人和多重残疾人。
申请材料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申请表。
- 居民户口簿复印件或户籍证明原件。
- 身份证复印件。
- 残疾证复印件。
- 申请对象农商银行结算账户复印件。
- 低保证。
申请方式
- 现场申请: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提交申请材料。
- 线上申请:通过电话、发送信息或网上提出申请,需提供身份证、残疾证、低保证信息。
审批流程
- 初审: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受理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
- 审核:初审合格的材料报送县级残联进行残疾等级审核,再送县级民政部门进行经济状况审定。
- 资金拨付:审定合格后,由县级民政部门会同残联报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资金。
补贴标准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 一、二级残疾人:每人每月199元。
- 三、四级残疾人:每人每月149元。
-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 一级残疾人:每人每月179元。
- 二级残疾人:每人每月149元。
注意事项
- 申请人或其监护人应在发生特定情形时(如户籍迁出、享受其他补贴等)主动告知相关部门。
- 补贴资格审定合格的残疾人自递交申请当月计发补贴,采取社会化形式发放,通过金融机构转账存入残疾人账户。
山东济宁市农村残疾人生活现状如何?
山东济宁市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现状近年来有了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康复救助
济宁市实施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2024年为5894名有需求的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服务。这些项目包括手术救助、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适配,极大地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并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多机会。
托养服务
通过“阳光家园计划”,济宁市为2787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包括生活照料、自理能力训练等。这项服务有效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负担,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家庭无障碍改造
济宁市积极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自“十四五”以来,已有11439户残疾人家庭受益。2024年,完成了1086户家庭的改造,确保残疾人能够在家庭环境中更方便地生活。
就业支持
济宁市通过多种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2024年,开展了盲人按摩技能培训,帮助389名盲人就业,并创建了14处残疾人“文创工坊”,安置了207名残疾人就业。此外,济宁市还在基层设立了就业服务平台,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
社会保障
济宁市民政部门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2024年,一、二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99元,三、四级为149元;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为每人每月179元,二级为14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