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上的“统筹”是指医保基金中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共享部分,具体特点如下:
一、资金构成
-
单位缴费与财政补贴
统筹账户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医保费用(单位缴费率×缴费基数)和财政补贴共同构成。
-
其他收入
包括社会捐助、银行利息、滞纳金等。
二、资金用途
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因疾病或意外产生的医疗费用,如:
-
住院医疗费用
-
特殊病种门诊费用
-
手术费、护理费、基本检查费等
三、管理方式
-
集中管理
统筹基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中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
按比例支付
根据医保政策规定,按比例对医疗费用进行支付。例如,门诊费用可能按比例报销,住院费用可能设置起付线、封顶线等报销规则。
四、与个人账户的区别
-
个人账户 :由参保人员个人缴费(约8%)和单位缴费的30%组成,主要用于支付门诊小额费用、药店购药等。
-
统筹账户 :无个人权益,仅限集体使用,体现“大锅饭”式的医疗保障机制。
五、示例说明
假设某参保人员住院花费10万元:
-
其个人账户(30%)可支付约2.4万元;
-
剩余7.6万元由统筹账户按比例支付(如70%报销);
-
患者实际自付约2.4万元(30%自付比例)+2.28万元(70%报销金额)=4.68万元。
总结
医保统筹是医保制度的核心机制,通过集中资金池实现风险共担,确保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个人账户则侧重小额自费部分,两者共同构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