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中、清流、新昌
安徽滁州在历史上有多个名称,其名称演变与行政区划调整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一、古代名称及沿革
-
涂中
滁州最早的古称之一,因境内有滁河(古称涂水)而得名。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郡治设于涂中镇(今滁州市区),故“涂中”成为早期名称。
-
清流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南谯州为“滁州”,同时滁河更名为“清流”。这一名称延续至唐代,与“涂中”并称滁州两大古称。
-
新昌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置永阳郡并改名南谯州,后因避讳改为“新昌”。该名称在唐代仍被使用。
二、其他相关名称
-
琅琊 :东晋时期,琅琊山因王羲之等文人雅集而闻名,后成为滁州的重要文化符号。
-
金陵锁钥 、 江淮保障 :唐代时滁州因战略位置重要,被称为“金陵锁钥”“江淮保障”。
三、名称变更背景
-
地理因素 :所有名称均与滁河相关,反映了“以水为名”的地域特征。
-
行政区划调整 :隋朝统一后,原涂中镇升格为州,名称随之改变。
四、历史意义
滁州名称的演变见证了其从古村发展为江淮重镇的历史过程,且与多位历史人物(如欧阳修、辛弃疾)及重大事件(如抗金战争)紧密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