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内医保异地报销政策如下:
-
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自2024年3月13日起,湖北省全面开通生育住院分娩费用省内异地直接结算。新手宝妈们住院分娩费用报销,无需异地备案即可在省内异地定点医院进行医保结算。
-
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异地就医的结算流程简单来说就是“先备案,选定点,持卡(码)就医”。第一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第二步,选择就医的城市;最后一步,凭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到开通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医疗机构、药店直接结算。
-
备案有效期及变更: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办理登记备案后,备案长期有效,没有就医次数限制。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的备案有效期为6个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直接结算服务,不需要就诊一次备案一次。参保人办理备案后,可随时取消,并重新办理新的备案。
-
急诊抢救费用:急诊抢救费用可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参保人员异地急诊时视同已备案,无需额外提交备案材料,按照参保地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
补办备案手续:对于来不及办理备案的参保人,在出院结算前向参保地申请补办自本次入院之日起的备案登记手续,可在异地定点医药机构直接结算;参保人员已自费结算出院的,可补办备案登记手续,再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手工报销,最多允许补办六个月内的备案。
-
门诊慢特病异地直接结算:具有门诊慢特病资格的参保人员,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可以在门诊慢特病异地定点医药机构直接结算。其中,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可跨省直接结算。
湖北省内医保异地报销政策涵盖了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等多个方面,为参保人员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湖北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流程通常包括先备案、选定点、持卡就医。以下是具体介绍:
-
备案
-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需要办理长期备案。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也需办理长期备案。
-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同样要办理长期备案。
- 异地转诊人员:符合参保地转诊规定的人员,需办理转诊备案。
- 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及其他临时外出就医的人员,办理的是临时备案。
-
选定点
- 选择你需要前往就医的省或城市,并填写相关信息。
-
持卡就医
- 在开通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医疗机构、药店,参保人可凭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
湖北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为参保人员提供了便利,但参保人员需提前了解并完成相关备案手续,以便在异地就医时能够顺利享受直接结算服务。
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异地就医备案手续通常涉及多个步骤,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指南:
一、明确备案条件
-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
异地转诊人员:符合参保地转诊规定的人员。
二、选择备案方式
-
线下备案:参保人或其代理人可持本人身份证及相应材料到参保地经办机构办理备案手续。部分地区还支持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备案。
-
线上备案:多数地区支持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渠道进行备案。例如,湖北参保人可通过“鄂汇办”APP、湖北政务服务网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等进行省内及跨省异地就医备案。
三、准备备案材料
-
基本材料: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特定身份材料:根据备案类型,可能还需要提供其他相关材料,如异地安置认定材料、单位工作证明等。
四、填写备案信息
-
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
备案类型:选择异地安置、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或异地转诊等。
-
就医地信息:选择需要就医的省或城市。
-
联系人信息:紧急联系人姓名、关系及联系电话。
五、提交备案申请
-
审核:经办机构或线上平台将对提交的备案申请进行审核。
-
反馈:审核通过后,参保人将收到备案成功的提示信息。
六、查询备案进度与状态
-
线上查询:通过经办机构提供的线上平台或APP查询备案进度和状态。
-
电话咨询:拨打经办机构服务热线或客服电话进行查询。
总的来说,完成上述步骤后,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告完成。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需携带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并选择已备案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就医,以享受直接结算的便利。
备案有效期及变更
异地就医备案的有效期分为长期有效和短期有效。以下是关于异地就医备案有效期及变更的相关介绍:
-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这类人员办理登记备案后,备案长期有效,没有就医次数限制。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就业生活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办理登记备案后同样长期有效。
-
异地转诊人员:指符合参保地转诊规定的人员,其备案有效期为6个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直接结算服务,不需要就诊一次备案一次。
-
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医疗人员:如因工作或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有效期也为6个月。
总的来说,异地就医备案的有效期根据不同的人员类型有所不同。参保人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备案类型,并了解相关的有效期规定。
急诊抢救费用
急诊抢救费用可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参保人员异地急诊时视同已备案,无需额外提交备案材料,按照参保地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医疗机构直接结算,更加方便急诊抢救患者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