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绵阳市医保门诊最新政策,主要调整内容如下:
一、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
保障范围
参保人员(含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均可纳入门诊共济保障范围,实现制度全覆盖。
-
个人账户管理
-
计入标准 :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2%)和单位缴费(8%)组成;退休人员个人账户按2022年基本养老金平均值的2.8%划入。
-
使用范围 :主要用于支付门诊自付费用、药品、医疗器械等,可覆盖本人及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
-
-
门诊费用统筹保障
-
普通门诊费用按70%比例报销,设有90元年度包干额度,超支自费。
-
门诊慢特病、门诊特殊用药等特殊病种纳入统筹保障,报销比例60%-70%,并设年度限额。
-
二、门诊慢特病及特殊用药政策
-
门诊慢特病
-
6种门诊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8种门诊特殊病种,起付线400元,报销比例60%-70%,年度限额1000-1500元。
-
新增154种门诊特殊用药,覆盖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报销比例65%,年度限额40万元。
-
-
门诊特殊用药
- 起付线400元,报销比例65%,年度限额40万元,特困人员起付线7000元,报销比例65%。
三、高血压、糖尿病“两病”待遇
- 经认定机构认定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用药报销比例65%,二级医疗机构60%;年度支付限额分别为300元(高血压)和600元(糖尿病),与门诊统筹累计最高限额2400元。
四、其他门诊报销
-
意外事故门诊
- 在校学生因无第三方责任意外事故门诊费用按50%比例报销,年度限额2000元。
-
门诊费用统筹调整
- 2025年将进一步优化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探索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保障范围。
五、注意事项
-
门诊共济机制实施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自付费用,门诊统筹基金覆盖更多合规费用。
-
新政策于2025年1月1日起生效,未缴费人员需关注缴费通知。
以上政策综合了门诊共济、慢特病保障及“两病”优惠,旨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