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是社保体系中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区别体现在资金来源、用途和管理方式上:
一、资金来源
- 统筹账户
由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缴费中扣除个人缴费部分后,剩余部分(即单位缴费的65%-8%)进入统筹账户。例如,某职工月缴工资8000元,单位缴费20%(1600元)中约1360元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8%(64元)进入个人账户。
- 个人账户
仅包含参保人员个人缴费部分(如工资中2%)及政府补贴或单位资助的金额。
二、主要用途
- 统筹账户
用于支付参保人员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费用,包括住院、门诊(如门诊慢特病)、急诊、手术、药品等大额医疗费用。例如,住院前7天的医疗费用、恶性肿瘤放化疗费用等均可通过统筹账户报销。
- 个人账户
主要用于小额医疗费用支出,如:
-
购买定点零售药店的药品
-
支付门诊、急诊自付部分
-
退休后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三、管理方式与资金性质
- 统筹账户 :
属于社会共济基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中管理,专款专用,不可直接提现。其资金来源于全体参保人员的缴费,通过风险共济机制实现医疗保障。
- 个人账户 :
归参保人员个人所有,记录个人缴费及利息,退休后可用于领取养老金或作为丧葬补助的依据。个人账户资金一般不可提取,仅用于指定用途。
四、示例说明
假设某职工月缴工资8000元,单位缴费20%(1600元),个人缴费8%(64元):
-
进入统筹账户 :1600元 - 64元 = 1536元
-
进入个人账户 :64元
当该职工住院花费5万元时,5万元可先由统筹账户按比例报销,个人自付部分从个人账户中扣除。
总结
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通过分账机制实现风险共济与个人权益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保体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