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医保政策,关于“一老一小”异地就医报销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报销条件
- 参保要求
-
城镇老年人(需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及16周岁以下学生儿童(需在户籍所在地参保)可享受异地就医报销。
-
非京大学生可投居民医保,但需符合参保地异地就医备案要求。
- 备案要求
-
长期在外人员需在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异地就医登记,选择居住地2家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及1家北京定点医疗机构。
-
临时备案需6-12个月有效,转诊备案以转诊单时效为准。
二、报销流程
- 就医前备案
-
通过北京医保APP或线下社保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
-
备案成功后,系统将生成异地就医凭证(如电子医保码)。
- 就医时结算
-
选择已备案的北京定点医疗机构,实现门诊/住院费用实时结算。
-
若选择非京定点医疗机构,需先自费垫付费用,回参保地社保所手工报销。
- 手工报销(未实时结算情况)
-
保存就医凭证(收据、明细、处方等),回到单位或街道社保所提交。
-
社保所审核通过后,报销金额将划入指定银行账户。
三、报销比例与限额
-
门诊报销
-
起付线:一级医疗机构100元,二级/三级550元;年度限额3000元。
-
比例:一级55%,二级/三级50%,最高报销比例55%。
-
住院报销
-
起付线:一级150元/人,二级400元/人,三级800元/人;年度封顶线20万元。
四、注意事项
- 材料准备
-
就医时需携带身份证、社保卡、病历、费用明细等材料。
-
社保卡未办理者需先垫付费用后手工报销。
- 报销时效
-
门诊备案审核通常需1-2天,长期备案需定期确认有效。
-
临时备案期间门诊无法直接结算,需次年重新备案。
- 特殊情况处理
-
若就医时备案未审核通过,需自费就医并留存资料后续报销。
-
大病医保待遇与普通医保一致,均按户籍所在地政策执行。
五、其他方式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已开通该业务的医院可实现门诊/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按参保地政策执行。
- 手机APP操作
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操作便捷。
以上流程及政策综合了北京市医保最新规定,建议就医前通过官方渠道确认备案状态及报销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