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5年医保新政策主要围绕门诊慢特病保障升级和罕见病用药保障完善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一、门诊慢特病保障政策
- 保障范围扩大
全省统一执行门诊慢特病认定标准,将63种全省统一病种与5种本地病种(如溃疡性结肠炎、银屑病等)纳入保障范围,后续根据疾病谱调整。
- 支付标准与流程
-
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在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以下部分,由医保和参保人员按比例承担。
-
用药、诊疗等费用纳入医保目录,谈判药品按政策执行。
- 动态调整机制
病种范围将依据疾病发病率、基金承受能力等动态调整,确保保障的可持续性。
二、罕见病用药保障
- 13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单独支付
在427种谈判药品中,192种被纳入单独支付管理,新增13种罕见病用药(如某些罕见肿瘤药物),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 门诊与住院保障
-
门诊使用建立单独保障机制,住院期间使用的谈判药品与住院费用一并结算。
-
临时采购机制:无法及时供应的药品可通过绿色通道采购。
- 专业用药服务
- 设立4家三级医疗机构和2家零售药店的用药咨询热线,提供用药指导、诊疗服务及购药结算咨询。
三、其他重要调整
-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
每年新增临床疗效好、患者需求大的药品纳入医保目录,扩大用药覆盖范围。
- 异地结算提升
2025年实现省内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率90%,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达70%。
- 缴费基数调整
职工医保月缴费基数下限为4317元,上限为21582元,低于下限按4317元计算,高于上限按21582元计算。
四、政策意义
-
减轻患者负担 :通过门诊慢特病和罕见病用药保障,降低长期用药和重大疾病的经济压力。
-
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电子处方流转、药事会制度等优化了就医流程。
-
强化精准保障 :动态调整病种和药品目录,确保政策与医疗需求同步。
以上政策体现了甘肃省医保局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上的创新与完善,未来将持续关注药品供应、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用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