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果洛州玛多县位于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的发源地,素有“黄河源头”“千湖之县”之称。以下是关于玛多县的详细信息。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概述
- 玛多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核心腹地,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
- 该县东与本州玛沁县、东北与本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毗邻,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东南与本州达日县接壤,西靠本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西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与本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相连,北依积石山支脉布青山,与本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相接。
县域面积和行政划分
- 玛多县总面积为25253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2个乡、30个行政村、2个社区。
- 县域人口稀少,全县总人口1440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人,是全省人口最少的县。
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
- 玛多县古为羌地,唐时属于羁縻州管辖地,后来属于吐蕃;明朝属于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明末清初,属于和硕特蒙古政权管辖地;清朝属于上郭罗克百户辖地,受四川松潘镇漳腊管辖;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置哈姜设治局,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并入星川设治局;1950年,解放后分属达日、甘德2县管辖,1957年,由这2县析置玛多县,1959年,划归海南藏族自治州,1962年,复归果洛藏族自治州。
文化特色
- 玛多县是格萨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格萨尔王传说流传于青海省南部和四川省西部。文成公主经由玛多的唐蕃古道前往吐蕃的逻些,松赞干布曾亲自到玛多的柏海(今天的扎陵湖、鄂陵湖)迎娶文成公主,这一点却是玛多县所独有。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 玛多县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全县湖泊遍布,河流富集,大小湖泊多达5849个。黄河发源于此,扎陵湖和鄂陵湖被联合国《湿地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该县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主要野生动物种类包括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白唇鹿、藏羚等。
自然资源保护
- 近年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强化了生态保护,玛多野生动物种类从79种增至106种,藏野驴等种群数量显著增长,体现了生态恢复的成果。
- 玛多县通过发展“飞地经济”,促进现代化生态畜牧业和牧民增收,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交通方式
主要交通方式
- 自驾:从西宁出发,沿京藏高速转德马高速,全程大约500公里。行驶在德马高速上,就能远远眺望到冬给措纳湖的倩影。
- 包车:在西宁或者玛多县当地找包车师傅,让他们带你前往。包车费用根据车型和行程而定,大概在500 - 1000元/天。
- 公共交通:先从西宁坐长途大巴到玛多县,再在玛多县转乘前往花石峡镇的班车,到达花石峡镇后,可打车前往冬给措纳湖。
注意事项
- 玛多县海拔较高,容易产生高原反应,建议提前服用抗高原反应药物,到达后避免剧烈运动,让身体慢慢适应。
- 高原地区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即使是夏天,也要带上厚外套、雨具等,做好保暖和防雨措施。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的发源地,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该县地处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核心腹地,生态环境恶劣但生态系统丰富。玛多县历史悠久,文化独特,自然资源丰富,主要交通方式包括自驾、包车和公共交通。无论选择哪种交通方式,游客都能体验到这片神奇土地的独特魅力。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属于哪个市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不属于任何一个市,而是直接隶属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玛多县作为其下辖的一个县,地理位置处于青海省的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的行政代码是多少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的行政代码是632626。
玛多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总面积约为25000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万人(2004年数据)。该县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5%左右,还有汉、回、撒拉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玛查里镇,距离西宁市497千米,距离州府驻地289千米。邮编为813500,区号为0975。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的面积有多大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的面积为25253平方千米。
玛多县地处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3°50′~35°40′,东经96°50′~99°20′之间。北依积石山支脉布青山,与都兰县相接,东部与兴海县、玛沁县毗邻,南与达日县、石渠县接壤,西靠曲麻莱县,西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与称多县相连。南北宽约207千米,东西长约228千米,总面积25253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