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简称广西第四地质队)是一支综合性地质勘查大队,成立于1972年,主要负责地质勘查与开发、水文地质、地形测绘、工程勘察与施工等工作。以下是对广西第四地质队的详细介绍。
历史与发展
建队背景
- 广西第四地质队始建于1972年1月,最初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
- 1998年5月,广西第四地质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地质队及广西南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院合并,形成了更为强大的综合性地质勘查队伍。
主要成就
- 建队以来,广西第四地质队先后荣获全国功勋地质队、全国模范地勘单位、国土资源系统功勋集体等30多项荣誉称号。
- 该队提交的地质成果报告超过600份,探明了多种矿种,提交了丰富的矿产储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职能
地质勘查与开发
- 广西第四地质队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的技术性工作,涵盖固体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等多个领域。
- 该队具备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区域地质调查甲级、工程勘察施工甲级资质,并在地质灾害评估、测绘等方面拥有乙级资质。
地质灾害防治
- 广西第四地质队承担地质灾害调查、评估、防治等任务,近年来成功实施了多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2024年,该队承担的多个国债项目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隐患风险。
科研与技术创新
- 该队注重科技创新,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多个单位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地质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科技进展。
- 例如,2024年,广西第四地质队参与的“桂西右江地区新类型钨锡矿床找矿突破”项目荣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近期成就与项目
重大找矿突破
- 2023年,广西第四地质队新发现大中型矿床11处,取得重大进展金属矿床项目4处,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矿产资源保障。
- 该队在桂西地区的钨锡矿床勘查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增潜在经济价值达35亿元。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 2024年,广西第四地质队承担的多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顺利完工,有效保护了近万名群众免受地质灾害威胁。
- 通过工程治理,该队修复了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坏创面,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交流与合作
国际合作
- 广西第四地质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家的矿业公司进行了广泛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 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拓展了该队的国际业务,也提升了其在国际地质勘查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产学研结合
- 该队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推动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 例如,广西第四地质队与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广西二七四地质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完成的桂西铝土矿勘查与研究项目,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是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的综合性地质勘查队伍。其在地质勘查、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广西第四地质队将继续发挥其专业优势,为广西乃至全国的地质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广西第四地质队的成立时间是什么时候?
广西第四地质队始建于1972年1月,1998年5月与原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地质队、广西南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院合并,组成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
广西第四地质队的主要业务范围和职责是什么?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以下简称“广西第四地质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地矿局”)管理的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位于广西南宁市。其主要业务范围和职责包括:
主要业务范围
-
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
- 负责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等技术性工作。
- 开展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及相关的综合研究工作。
-
地质灾害防治:
- 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施工和监测。
- 承担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危险性评估、勘查、设计及测量等工作。
-
工程勘察与施工:
- 承接地基基础、地质勘探、地灾治理等施工类项目。
- 进行工程测量、地籍测绘等测绘活动,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测绘服务。
-
地质技术服务:
- 提供岩矿鉴定与测试、矿产资源检测等相关技术服务。
- 开展地质矿产测试及相关研究,负责矿产资源检测的技术性工作。
-
其他地质工作:
- 参与特大型及大型岩心钻探项目,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和坑探工作。
- 承担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等工作。
主要职责
-
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
-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矿局的工作部署,推动地质勘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加强地质勘查主业,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确保自治区财政资金找矿项目成效。
-
加强综合研究和技术创新:
- 注重找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 加快形成地质找矿的骨干力量,提升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找矿成效。
-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探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深度融合。
- 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地质勘查事业的发展。
广西第四地质队取得过哪些重要的地质成果?
广西第四地质队在地质勘查和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找矿成果
- 大中型矿床发现:2023年,广西第四地质队新发现大中型矿床11处,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年度地质调查工作年度进展突出单位称号。
- 锰矿勘查: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锰矿就被列入四队矿产勘查工作的重点矿种,至今仍是该队勘查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研究程度最高,取得找矿成果最好的矿种之一。广西规模最大的锰矿床——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锰矿,其探明储量占广西锰矿资源量的29%。
- 铝土矿勘查:四队在桂西铝土矿勘查与研究项目中,创新了铝土矿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首次系统研究了矿石中的稀土矿物,创新了定量估算含水矿物含量方法,建立了铝土矿矿物演化系列。
科技创新
- 新类型钨锡矿床找矿突破:2024年,广西第四地质队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桂西右江地区新层位探获新类型钨锡矿床,单孔钨矿体真厚度达34米,提交新发现钨锡矿产地2处,新增潜在经济价值达35亿元。
- 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该项目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揭示了伸展构造是锡成矿有利构造环境,提出了氧化剂非锡石沉淀必要条件的新认识,研发了沉积岩覆盖区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再分析挖掘和三维可视化新技术。
地质勘查成果报告
- 报告提交:五十年来,广西第四地质队先后为国家提交各类地质勘查成果报告600多份,探明矿床270多处,向国家提交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储量24亿余吨,潜在经济价值达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