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太康县确实有一个高贤乡。以下是关于高贤乡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历史背景、地理位置、行政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高贤乡的历史背景
名称由来
高贤乡因孔子门生高柴而得名。高柴是春秋时魏国人,因魏国内乱逃至此地,以教学讲学为主,死后葬于此,故改村名为高贤。高贤乡的名称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也反映了当地对教育和文化的高度重视。
历史沿革
- 民国时期:高贤是交通要镇,因中原战火纷飞,人口稀少。
- 建国初期:高贤与太康县同名,人口增长缓慢。
- 1980年代:高贤划作乡镇级别,归入太康县。
文化影响
- 孔子弟子高柴:高柴是孔子最得意的门徒之一,曾在高贤讲学88年,死后葬于此地。
- 寿圣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正德十三年,塔高28.3米,塔身共饰石雕佛像211尊,是研究明代绘画及雕刻艺术的珍品。
高贤乡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域
地理位置
- 位置:高贤乡位于太康县西北部,东邻王集乡,南接清集乡,西与芝麻洼乡接壤,北与杞县竹林乡毗邻。
- 面积和人口:全乡总面积7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万亩,总人口约6.4万人。
行政区划
高贤乡辖29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行政区域的划分反映了当地的人口分布和行政管理效率。
高贤乡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文化资源
- 寿圣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高28.3米,塔身共饰石雕佛像211尊,是研究明代绘画及雕刻艺术的珍品。
- 子羔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属于二里头文化遗址。
- 玉皇阁遗址:属于二里头文化遗址。
旅游资源
- 七步三眼井:有着优美传说的七步三眼井,井的味道分别为苦、涩、甜。
- 其他古迹:包括南村岗村的大杨庄遗址、洼刘村的前程遗址等。
高贤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特色
- 农业:高贤乡是河南省优质粮、棉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烟叶等多种农作物。
- 畜牧业:以规模养殖为主,形成了波而山羊和阿尔巴斯绒山羊养殖基地、黄牛育肥基地、三元猪养殖基地等。
- 工业:有金健旺达农业科技产业园区、豫源农牧有限公司等现代产业园区,主要种植以色列高产农业茄子树,棚前空闲地种植中药材,金银花下散养柴鸡。
社会发展
- 教育:高贤乡有标准化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中心卫生院1所,社会养老保险金投保率达到70%以上。
- 基础设施:改造规划了四个专业市场,邮电通讯设施配套齐全,安装了路灯63套,街道两侧楼房连结成行,集贸市场繁荣。
河南省太康县的高贤乡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且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速。该乡以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畜牧业和工业,同时注重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河南省太康县有哪些乡镇?
截至2022年10月,河南省太康县下辖15个镇和8个乡,具体如下:
太康县下辖的15个镇
- 城关回族镇
- 常营镇
- 逊母口镇
- 老冢镇
- 朱口镇
- 马头镇
- 龙曲镇
- 板桥镇
- 符草楼镇
- 马厂镇
- 毛庄镇
- 张集镇
- 清集镇
- 大许寨镇
- 转楼镇
太康县下辖的8个乡
- 城郊乡
- 杨庙乡
- 王集乡
- 高贤乡
- 芝麻洼乡
- 独塘乡
- 五里口乡
- 高朗乡
高贤乡在河南省太康县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高贤乡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的西北部,东邻王集乡,南接清集镇,西与芝麻洼乡相连,北与开封市杞县竹林乡为邻。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太康县城22千米,总面积74.09平方千米。
经济发展情况
农业发展
高贤乡的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以花生、棉花为主。2011年,高贤乡农业总产值达到893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488元。近年来,高贤乡通过科技投入和服务一体化,发展高效农业,形成了四大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园区,包括烟叶生产基地、林业育苗基地和辣椒生产基地等。
工业发展
截至2018年末,高贤乡有工业企业21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个。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864万元,乡镇企业9家。高贤乡积极发展草畜一体化肉牛养殖模式,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养殖业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商业发展
2011年末,高贤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2个,商业网点321个,专业集贸市场2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亿多元,城乡集市交易额4000万元。
乡村振兴
高贤乡通过党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南村岗村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60多万元。大杨庄村通过发展山羊养殖、豆制品加工和大棚蔬菜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