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最南端。以下是关于和田地区的详细信息。
和田地区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概述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相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接壤,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毗连,西南越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毗邻,边境线长210公里。
地貌特征
和田地区地貌特征为南依昆仑山脉,北临塔里木盆地,北低南高,并由西向东缓倾。南部雄伟的昆仑高山成弧形横贯东西,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北坡为浅丘低山区,峡谷遍布,南坡则山势转缓。
气候条件
和田地区属于干旱荒漠性气候,年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2480毫米,四季多风沙,每年浮尘天气220天以上,其中浓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月均降尘117.6吨/平方公里。
和田地区的行政级别
地级市
和田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驻地和田市。和田市是和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从和田县划出,1984年8月18日正式成立。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和田地区辖1个县级市、9个县,分别是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和安县、和康县。
人口数量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和田地区常住人口为2504718人。其中,和田市的人口约为50.10万人。
和田地区的历史沿革
古代历史
和田地区古代有皮山、于阗、扜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始,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府,于阗正式归属中国版图。
现代发展
1949年12月和阗和平解放,1959年改和阗为和田,1971年改专区为地区,1978年建立和田行政公署。2010年,析皮山县康克尔柯尔克孜族乡,设立赛图拉镇,2023年,析和田县朗如乡南部、喀什塔什乡南部,设立红柳镇。
和田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最南端。它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和田市作为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和田地区在新疆的地理位置如何?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下是关于和田地区地理位置的详细介绍:
地理位置
- 中心位置:东经79.92°,北纬37.12°。
- 地形特征:和田地区地形南宽北窄,呈葫芦状,四周被高山环绕,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南部与昆仑山脉接壤。
- 相邻地区:东傍玉龙喀什河与洛浦县毗邻,西临喀拉喀什河与墨玉县、皮山县隔河相望,北部与阿瓦提县接壤,西南部越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毗邻。
地理环境
- 气候特征:和田地区属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
- 水资源:尽管气候干旱,但和田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大小河流达36条,为中国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 自然资源:和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盛产和田玉闻名于世,被誉为“玉石之都”。
和田地区的主要城市和人口分布情况如何?
和田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辖1个县级市和7个县。以下是和田地区主要城市及其人口分布情况的详细信息:
主要城市
-
和田市:
- 面积:155.04平方千米
- 人口:约50.10万人(2023年数据)
- 地位:和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墨玉县:
- 面积:25788.86平方千米
- 人口:约57.16万人(2023年数据)
- 地位:和田地区人口最多的县
-
和田县:
- 面积:41403.17平方千米
- 人口:约34.26万人(2023年数据)
- 地位:和田市下辖的一个县,人口较多的县之一
-
洛浦县:
- 面积:14314平方千米
- 人口:约28.69万人(2023年数据)
- 地位:和田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
-
皮山县:
- 面积:39741.52平方千米
- 人口:约28.16万人(2023年数据)
- 地位:和田市下辖的一个县,资源丰富的县
-
于田县:
- 面积:39094.83平方千米
- 人口:约25.70万人(2023年数据)
- 地位:和田市下辖的一个县,与西藏自治区交界
-
策勒县:
- 面积:31688.01平方千米
- 人口:约15.78万人(2023年数据)
- 地位:和田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新疆最南端
-
民丰县:
- 面积:56759.86平方千米
- 人口:约4.26万人(2023年数据)
- 地位:和田市下辖的一个县,人口最少的县
人口分布情况
- 总人口:截至2023年底,和田地区总人口约为250.5万人,人口密度约为10人/平方公里。
- 人口密度:和田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南部昆仑山区的民丰县人口密度最低,约为7人/平方公里;而北部绿洲地区的和田市、墨玉县等地人口密度较高,尤其是和田市市区人口超过100万。
- 民族构成:和田地区主要居住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多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绝大多数。
和田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是什么?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端,地处喀喇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其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独特,具体如下:
地形地貌
-
南部高山地带:
- 海拔5200-5500米,是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带,主要由坚硬的变质岩和花岗岩组成,山势雄伟。
- 海拔4200-5200米为高山带,一般为裸地,有大量古代冰川遗迹。
- 海拔3400-4200米为亚高山带,有较深厚的土层,山峰母岩裸露,山坡有明显的侵蚀切割。
-
中山和低山地带:
- 海拔3000-3400米为中山带,山势起伏较大,山峰明显,山顶轮廓浑圆,具有准平原地貌。
- 海拔2200-3000米为低山带,山势平缓,覆盖土层很厚,大量堆积着昆仑黄土,河流沿岸阶地上分布着农田。
-
山麓倾斜平原和沙漠区:
- 海拔1250-2200米为山麓倾斜平原,海拔1700-2200米为粗沙及砾石覆盖的戈壁,海拔1450-1700米为裸的粗砾戈壁,海拔1250-1450米为古老绿洲分布区。
- 海拔1250米以下的北部地区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着生耐旱植被。
气候特征
-
总体气候:
- 和田地区属干旱荒漠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发生,多风沙天气,秋季降温快。
- 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
-
具体气候数据:
- 年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年蒸发量高达2480毫米。
- 每年浮尘天气220天以上,其中浓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
- 全年没有一、二类天气,三类、四类天气各28天,五类天气300多天,月均降尘124吨/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