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作为东北亚中心城市,其定位和发展规划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实施路径。以下从总体定位、交通枢纽建设、开放门户作用及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 长春作为东北亚中心城市的总体定位
根据《长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长春被明确为:
- 吉林省省会;
- 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此外,长春的核心功能定位还包括:
- 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
- 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
- 面向东北亚开放门户。
2.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长春市在交通枢纽建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规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以下目标:
- 客运交通:市域1小时内通达,哈长城市群主要城市2小时内通达,京津、长三角及东北亚地区主要城市3小时内可达。
- 快货交通:国内1天送达,东北亚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关键交通设施:
-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定位为东北亚航空枢纽门户,目前已开通9条国际及地区航线,覆盖日韩朝、俄罗斯、蒙古及欧美重点城市。
- 兴隆综合保税区:吉林省首个、东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级综合保税区。
- 长春铁路综合货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铁路物流基地,支持多式联运网络。
3. 面向东北亚的开放门户作用
长春市位于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蒙古东部、日本的几何中心位置,是连接东北亚各国陆海通道的“十字路口”。其开放门户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参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加强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 推进“长吉图一体化”:通过与图们市、珲春市等沿边前沿区域的一体化进程,构筑东北亚陆海新通道。这一通道可经由俄罗斯扎鲁比诺港联通日本海,甚至对接北极航道。
4. 区域协同发展
长春市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包括:
- 推动长吉图区域合作:加强与吉林省内及周边城市的联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优化城镇体系布局: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推进长春新区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
总结
长春市通过明确的战略定位、完善的交通枢纽建设和积极的开放门户作用,正在逐步打造成为东北亚区域的重要中心城市。依托《长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指引,长春市将在交通、产业、开放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为区域经济和东北亚合作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