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中对违法记录的查询年限和范围因政策规定和单位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说明:
1. 违法记录的查询年限
- 普遍情况:政审通常会对个人从出生至今的所有相关记录进行审查,以全面了解其遵纪守法情况。
- 特殊情况: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对某段特定年限内的记录进行重点审查,例如针对近期的违法行为或社会影响较大的事件。
2. 违法记录的查询范围
- 个人记录:所有政审都会审查考生本人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赌博、嫖娼、盗窃等违法行为,以及行政处罚记录。
- 直系亲属记录:
- 普通单位:通常只审查考生本人。
- 特殊单位(如公安、国安、机要、保密岗位等):会审查考生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违法犯罪记录。
- 其他社会关系:在特殊岗位或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延伸至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如叔伯姑舅姨等。
3. 违法记录对政审的影响
- 直接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有犯罪记录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此外,一些违法行为(如被行政处罚或考试违纪)也可能影响政审结果。
- 间接影响:违法记录的严重程度和与岗位的关联性会影响政审结论。例如,报考执法类岗位的考生若曾有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记录,可能会被判定不合格。
4. 特殊单位与普通单位的区别
- 普通单位:一般只审查考生本人,部分地区可能不查父母记录,但趋势是扩大审查范围。
- 特殊单位:审查范围更广,对考生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违法记录要求更为严格。
总结
政审中对违法记录的查询年限一般为从出生至今,特殊情况下会重点审查某段时期的记录。查询范围包括考生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违法记录,具体要求视单位性质而定。违法记录的严重性和与岗位的关联性会直接影响政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