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搐搦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症状,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钙水平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常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冬季阳光照射不足和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是主要原因。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通常在春季发病,因冬季阳光照射不足导致体内维生素D合成减少。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是主要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搐搦。惊厥常突然发生,四肢抽动,神志不清,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喉痉挛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窒息。
这些症状需要与癫痫等其他疾病鉴别,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血钙降低,血磷升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常见于甲状腺手术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手足搐搦需要长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时需进行甲状旁腺激素替代治疗。
临床表现
低钙血症表现为手足搐搦、癫痫发作、口周麻木等。患者可能出现低磷血症和高磷血症,颅内钙化也是常见表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手足搐搦症状复杂,需通过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碱中毒
碱性物质积聚
碱中毒时,血液pH值升高,钙离子浓度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常见于长期服用碱性药物、剧烈呕吐等情况。碱中毒引起的手足搐搦需要纠正酸碱平衡,补充钙剂和进行病因治疗。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喉痉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窒息。血气分析可以帮助确诊。及时识别和治疗碱中毒是预防手足搐搦的关键。
低镁血症
镁吸收不良
低镁血症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常见于新生儿、婴儿和孕妇。镁吸收不良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肠道疾病、药物影响等。低镁血症引起的手足搐搦需要补充镁剂,并治疗原发病。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肌肉震颤、手足搐搦、惊厥等症状。血清镁水平测定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及时补充镁剂和诊断原发病是治疗低镁血症引起的手足搐搦的关键。
手足搐搦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症状,常见原因包括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碱中毒和低镁血症。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补充钙剂、维生素D和镁剂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足搐搦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手足搐搦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低钙血症及其引起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有关。以下是关于手足搐搦发病机制的详细解释:
手足搐搦的发病机制
- 低钙血症:手足搐搦通常由低钙血症诱发,低钙血症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引发手足搐搦。
-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细胞外液中离子化钙的浓度降低,导致神经和肌肉细胞膜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异常放电,导致肌肉持续收缩,进而引发肌肉痉挛。
- 其他因素:血镁过低、血钠过高,以及碱中毒等情况也可能引起手足搐搦。
手足搐搦的病因
- 甲状旁腺功能过低:甲状旁腺功能过低可因甲状腺手术时误将甲状旁腺一起切除或损伤而引起,导致血钙过低、血磷升高,进而导致手足搐搦的发生。
- 佝偻病:佝偻病主要是婴儿或幼童的疾病,由于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发生障碍,因而血钙过低,容易出现手足搐搦。
- 碱中毒:体内碱性物质积聚太多或酸性物质损失过多,导致血液碱性增加,钙游离度减低,钙离子减少,容易产生手足搐搦。
- 慢性胃肠道病变:在某些慢性胃肠道病变如慢性胰腺炎等,脂肪的消化发生障碍,脂肪和钙质结合后一起排出,导致钙的吸收减少,引起血钙过低,导致手足搐搦。
- 妊娠和哺乳期:妊娠期由于胎儿发育,需要大量钙质。哺乳期间,大量钙质于乳汁中排出。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富于钙质的食物补充,容易发生血钙过低,导致手足搐搦的发生。
手足搐搦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手足搐搦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手足痉挛:
- 手指和脚趾的快速、重复性抽动。
- 手腕部弯曲,大拇指贴近掌心,其他手指伸直,呈鹰爪状。
- 足部抽搐时,踝关节僵直,足趾向下弯曲呈弓状,称为芭蕾舞足。
-
喉痉挛:
- 喉部肌肉、声门突发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吸气时喉鸣。
- 严重时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
膈肌痉挛:
- 膈肌痉挛时,可出现呃逆。
-
其他症状:
- 感觉异常,如四肢刺痛、发麻。
- 肌肉强直,持续数小时或几天。
- 心肌受累时,可出现心动过速。
- 小儿患者常伴有癫痫,表现为全身性发作,抽搐时可无昏迷,大小便失禁等。
手足搐搦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手足搐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体格检查
- 面神经征:医生用叩诊锤轻击患者颧弓与口角之间的面颊,若出现口角和眼睑抽动,则为阳性体征。
- 腓反射:叩击膝下外侧的腓骨小头处的腓神经,若足部向外侧收缩,则为阳性。
- 陶瑟征:用血压计袖带包裹患者上臂,维持血压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若5分钟内出现手部痉挛,则提示陶瑟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
- 血生化检查:测定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及维生素D水平,以评估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和钙代谢状况。
- 尿生化检查:通过检测尿钙和尿磷的水平,了解钙的排泄情况。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观察骨骼发育情况,寻找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异常。
- CT检查:评估颅内有无钙化,帮助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 超声检查:检查泌尿系统有无结石或肾脏钙化。
其他检查
- 眼科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角膜钙化、视乳头水肿等异常,辅助诊断。
- 脑电图:排除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