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中医院的成立时间是一个涉及医院历史的重要信息。以下将详细解答这一问题,并介绍医院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设施和服务以及科研和成果等方面的信息。
成立时间
初建时间
元氏县中医院始建于1983年。这一信息在多篇资料中得到了确认,表明元氏县中医院在1983年正式建立。
搬迁时间
元氏县中医院在2016年12月16日搬迁至现址元氏恒山大街396号。搬迁后的新医院建筑面积为4.67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设计床位450张。搬迁不仅提升了医院的硬件设施,也标志着医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发展壮大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壮大,元氏县中医院现已成为一所技术精湛、设备先进、专科门类齐全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在发展中抢抓机遇,突出中医药服务特色,设有老年病科、中医治未病科等多个特色科室。
特色科室
医院设有老年病科、中医治未病科、健康管理中心、中医康复科等特色科室,其中脑病科为石家庄市重点中医专科,肾病和糖尿病科是石家庄市重点中医发展专科。这些特色科室的设置不仅提升了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医疗服务。
设施和服务
硬件设施
新医院建筑面积4.67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门诊、住院综合楼、治未病康复楼、体检教学楼等。医院设临床科室36个,其中内科、外科等一级科室16个,脑病科、肾病科等二级科室20个。
医疗服务
元氏县中医院提供包括预防保健、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肿瘤科等在内的全面医疗服务。医院还配备了先进的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器、床旁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以精湛的医术和齐全的设备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科研和成果
科研活动
元氏县中医院积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如“脑血管病精准双抗行动”项目,并在2022年10月成为该项目在石家庄地区的首家应用单位。医院还引进了国家中心CHANCE-2成果转化项目,致力于提升卒中二级预防医疗水平。
科研成果
刘永强副院长主持的科研成果“芪红地黄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作用”在省厅级立项并完成,被评为国内先进成果。医院在科研方面的不断进步,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医疗水平,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
元氏县中医院始建于1983年,经过多次搬迁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技术精湛、设备先进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在硬件设施、医疗服务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广大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元氏县中医院的主要业务范围是什么?
元氏县中医院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医疗与护理服务: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护理,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肿瘤科等多个科室。
-
急诊急救服务:作为元氏县“120”急救站,提供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服务,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
预防保健与康复服务:开展预防保健、康复理疗、治未病等服务,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
教学与科研:作为河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和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承担医学教学和科研任务,培养医学人才。
-
健康教育与养老服务:提供健康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服务,并开展养老服务、培训,满足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
-
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
元氏县中医院的地址在哪里?
元氏县中医院有两个地址:
-
恒山大街院区: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恒山大街396号,西环与井元路交叉口。
-
蟠龙路院区: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蟠龙路30号。
元氏县中医院有几位副主任医师?
元氏县中医院有14位副主任医师,以下是部分副主任医师介绍:
- 张丽粉: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尤其在妇科肿瘤、不孕不育及高危妊娠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
- 李晓然: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宫颈疾病及妇科肿瘤的诊治。
- 耿丽社:副主任医师,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在产科急危重症的处理上有丰富经验。
- 王淑肖: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治疗心血管、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
- 房红霞: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诊疗。
- 高素芳:主治中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对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有独到见解。
- 张树民: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发表学术论文8篇,参编医学专著2部,擅长肾脏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