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是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透析器中,利用透析器内的透析膜,将体内代谢产物、水分和电解质等物质从血液中清除,然后再将清除后的血液重新输回患者体内。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弥散:透析器中的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它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当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中接触时,血液中的尿素、肌酐、尿酸等小分子代谢废物会通过透析膜扩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则会向血液中扩散,从而实现溶质的交换。
对流:在透析过程中,通过调整透析液的流速和压力,使透析液中的水分和溶质一起流动,从而带走血液中的多余水分和毒素。这种对流作用可以提高透析的效率,使透析更加彻底。
吸附:透析器中的吸附剂可以吸附血液中的毒素,如药用炭颗粒等。这些吸附剂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有机物和蛋白质结合毒素,从而进一步提高透析的效果。
血液透析的健康宣教
血管通路的保护:
动静脉内瘘:这是最常见的血管通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邻近的静脉在皮下吻合。患者应每日检查内瘘是否通畅,方法包括用手轻触是否有震颤,用耳听是否有杂音。避免在内瘘肢体上测血压、抽血、注射和输液,避免压迫内瘘肢体,如不要戴手套手表,不要穿紧袖衣服等。加强手臂锻炼,增加血流量,使血管扩张。
中心静脉导管:对于无法建立内瘘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透析。患者应注意保持导管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导管周围是否有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
饮食和饮水管理:
高蛋白、高热量、低盐饮食:透析病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g/kg,以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等为好。热卡摄入应大于35kcl/kg。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2-4g(小半勺),无尿的患者应控制在1-2g。
控制钾和磷的摄入:避免食用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限制磷的摄入,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坚果等高磷食物。
控制水分摄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3%-5%以内,避免过多摄入水分。可适当饮用一些不含钾的饮料,如苏打水等。
药物管理:患者应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降压药、降磷药、铁剂等。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定期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皮肤护理:透析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等问题,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使用温和的皮肤清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定期涂抹润肤霜,保持皮肤的水分。
心理护理:透析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家属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