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血液透析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确实存在一些危害和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透析低血压:常发生于透析多年的患者,透析过程中收缩压通常不超过100mmHg,发生率为5%--10%。高龄,超滤量过多,醋酸盐透析液,透析液温度较高,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高磷血症及扩血管药物的应用是其发生的诱因。
透析高血压:产生透析高血压的原因包括容量负荷增加、心搏出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交感神经活性亢进、*******(EPO)的副作用、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过多等。
心律失常:维持性透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包炎、严重贫血、电解质异常、酸碱平衡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心力衰竭:原因包括贫血、糖耐量异常,高血压和低血压,容量负荷过度,动静脉内瘘术,供养和代谢异常等。
2.血液系统并发症
出凝血异常:尿毒症患者由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与血小板糖蛋白功能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使用抗凝剂等因素,常可发生出血。
贫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合成减少、贫血、营养缺乏、血浆中存在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等因素,可发生不同程度贫血。
免疫力低下:患者可出现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功能受抑,免疫力低下,好发感染。
3.感染风险增加
透析需要频繁穿刺血管或腹腔内放置导管,增加感染的风险,若透析设备消毒不彻底,还可能引发细菌感染。
4.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电解质失衡:透析可能导致钾、钠等电解质失衡,影响心脏功能和神经传导,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代谢性酸中毒:若患者未按照规定频率进行血液透析,或者存在频繁呕吐以及腹泻等情况时,则会导致机体内的酸性物质增多,进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发生。
5.神经系统并发症
神经病变:长期透析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甚至影响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6.骨骼和肌肉问题
骨质疏松:透析过程中钙、磷代谢紊乱,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
肌肉痉挛与骨关节病变: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足部等部位的痉挛,导致疼痛和不适。长期透析还可能引发骨关节病变,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
7.其他危害
营养不良:透析时血液流经滤器会滤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但也会伴随部分营养物质的流失,如氨基酸、维生素等,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透析失衡综合征:初次透析或透析不当时患者可能出现透析失衡综合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血管硬化: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会出现血管硬化的现象,表现为双下肢水肿明显、胸闷气短、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
低钙血症:由于肾脏可以起到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作用,在进入尿毒症后患者的肾脏无法发挥该作用,就会导致体内的钙质大量流失至细胞外,从而引起低钙血症的发生。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如果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期间没有做好护理措施,则容易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情况发生。
尽管血液透析存在上述危害,但它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控制肾衰竭和尿毒症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时,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地治疗,并且定期前往医院复查,若有其他不适症状也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