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具有显著的医疗、教学、科研成就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以下是对中山市中医院的详细评价。
医院概况
历史与发展
- 中山市中医院创建于1957年,1993年成为国家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10亩,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分设2个门诊部、30个临床科室以及32个病区,开放床位2000多张。
- 医院现有工作人员25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494人。医院在2024年新增了5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包括康复科、肾病科、骨伤科、老年病科和肿瘤科。
服务宗旨与特色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宗旨,秉承祖国医学精髓,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狠抓医疗质量和技术,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医院科室设置完善,共设20多个一级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30多个专科专病门诊,骨伤科、急诊科、康复科为广东省及中山市重点专科。
医疗水平
设备与技术
- 中山市中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直线加速器、3.0T核磁共振、256层螺旋CT、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等,总价值5亿多元。
- 医院在急危重病的抢救方面具备强大的实力,通过了国家级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血栓防治中心认证,创建了心脑血管病康复技术全国示范基地。
科室与专科
- 医院拥有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局重点专科、4个广东省高水平重点专科、23个省局重点专科、3个中山市“十三五”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12个中山市“十三五”临床重点专科。
- 特色科室包括康复科、肾病科、骨伤科、老年病科和肿瘤科,这些科室在各自领域内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和临床疗效。
科研与教育
科研成就
- 中山市中医院在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共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00多项,近五年获省市各级科研立项达582多项,获国家专利126项。
- 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6人,教授65人,副教授33人,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和教学氛围。
教学工作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医院开展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临床科研工作。医院现有研究生34人,每年接收大专院校及港澳实习生近300人,已培养在职研究生近100人,引进硕士生58人,博士生6人。
患者体验
服务模式创新
- 中山市中医院通过实施分时段“全院一张床”预约管理和“预住院”两大创新模式,有效缓解了住院床位紧张、等候时间久等问题,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 患者反馈显示,他们对“预住院”模式表示高度满意,认为这一模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让他们感受到了医院对患者需求的关心和尊重。
特色护理
医院设有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提供包括刮痧、针灸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中山市中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均表现出色,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强大的科室设置和显著的科研成就。医院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改进医疗流程,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总体而言,中山市中医院是一所综合实力强、特色鲜明、患者满意度高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
中山市中医院有哪些特色科室和专家推荐
中山市中医院拥有众多特色科室和专家,以下是一些重点科室及其专家的推荐:
特色科室
-
康复科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 广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
- 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 以神经康复和疼痛康复为主要发展方向,设有重症、颤病、痿病等7个亚专科
-
肾病科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
- 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 中山市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
- 在泌尿系结石、微创技术以及肾替代方面技术实力突出
-
骨伤科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GCP)
- 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 广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
- 分4个大科16个病区,设置有中医正骨、中医整脊、四肢创伤等多个亚专科
-
老年病科
- 广东省中医药局首批中医老年病重点专科
- 中山市高水平重点专科
- 在老年疑难危重症诊治方面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
肿瘤科
- 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
- 中山市医学重点专科
- 规模和影响力稳居广东省中医专科前五位
专家推荐
-
周兴茂
- 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 擅长各种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脊柱疑难疾病的手术治疗
-
赖海标
- 肾病科教授,广东省名中医
- 在肾脏疑难危重疾病防治方面有突出贡献
-
方灿途
- 肿瘤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
- 主张“带瘤生存”、“抗肿瘤快速康复体系”
-
杨小燕
- 针灸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 擅长运用针灸、拔罐、放血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多种疾病
-
高恒
- 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 擅长使用中西医结合诊治颈肩腰腿疼痛和骨质疏松症
中山市中医院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独特之处
中山市中医院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以下独特之处:
中医特色疗法技术链
- 刘氏毫火针疗法:2022年获广东省及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高温烙铁对特定穴位进行烧烙,治疗多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疗效显著。
- 针灸—专科中医特色科间协作诊疗模式:针灸科与全院各科室合作,形成了一批成熟、疗效突出的中医特色技术诊疗方案,如针刺运动疗法、火龙罐疗法等。
中医药“防治康”一体化模式
- 预防、治疗、康复全流程整合:将中医治未病、中医诊治、中医康复有机串联,构建标准化中医药“防治康”中心,实现“防”“治”“康”三个环节高效协作,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优势。
中医药技术中心
- 传统疗法资源整合:作为收录众多中医传统诊治技术的“聚宝盆”,整合中医院中医传统疗法资源,提供一站式传统治疗服务,如扁桃体烙治、杵针、拔火罐等。
民间中医药技术挖掘与传承
- “百技千方”挖掘引进传承工程:搜寻、发掘、甄选更多来自民间的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药特色技术,加以保护、整理和传承,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王氏无痛刮痧疗法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
- 危急重症救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组织中医专家参与危重患者救治,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显著成效。
中山市中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如何
中山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作为国家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以下是对其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的详细介绍:
医疗设备
中山市中医院配备了多种高精尖的医疗设备,总价值近10亿元,包括:
- PET-CT:用于肿瘤、心脏和脑部疾病的早期诊断。
- 直线加速器: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
- 3.0T核磁共振: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诊断。
- 256层螺旋CT: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快速扫描。
- 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用于心血管、脑血管等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用于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矫正手术。
- 双板DR:用于数字化X线摄影。
- 高档彩超:用于心脏、腹部、妇产科等部位的超声检查。
- 全自动生化流水线:用于生化检验,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水平
中山市中医院在医疗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中医特色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
- 中医特色治疗:医院在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上有独到之处,拥有丰富的中医特色治疗手段。
- 中西医结合治疗:医院积极引进现代化医疗设备,结合中医传统疗法,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在肿瘤、骨伤、肾病、老年病等专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 科研和教学:医院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60多项,科研实力雄厚。
重点专科
中山市中医院拥有多个国家、省、市级重点专科,包括: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肾病科。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肾病科、中医急诊科、中医康复科。
- 广东省高水平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肾病科、中医急诊科、中医康复科。
- 中山市“十四五”高水平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肾病科、中医急诊科、中医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