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请病假是否会被辞退,取决于员工的病假是否在法律规定的“医疗期”内,以及员工在医疗期满后的工作能力状况。以下是详细解答:
1. 医疗期内的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情况下,如果处于法定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在医疗期内,公司不能仅因员工请病假而辞退员工。
医疗期的定义
医疗期是指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的期限,具体长度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
-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
-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九个月;
- 实际工作年限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 实际工作年限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2. 医疗期满后的处理
当员工的医疗期结束后,情况会有所不同:
- 如果员工在医疗期满后仍无法从事原工作,并且无法从事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以在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 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按照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支付。
3. 特殊情况
- 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如果员工在病假期间存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 公司规章制度优先:如果公司的规章制度中规定的医疗期优于法定医疗期,则应优先适用公司规定。例如,某员工累计病假超过公司规定的医疗期,则公司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4. 违法辞退的后果
如果公司在医疗期内辞退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选择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
5. 总结
- 在医疗期内,公司不能仅因员工请病假而辞退员工。
- 医疗期满后,如果员工无法胜任原工作或公司安排的其他工作,公司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
- 如果公司违法辞退,员工有权获得双倍赔偿。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参考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