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每年都会评选出“学生年度人物”,以表彰在学术、科研、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以下是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的详细介绍。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
王宗瑞
王宗瑞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致力于解决发动机叶盘制造中的关键难题,提出了新型测振刀柄结构并创新性采用柔性封装技术,满足精密机床3万转速和微米级精度要求,为解决叶盘制造痛点迈出关键一步。
王宗瑞的创新性技术不仅突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还在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荣获全国金奖,体现了他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能力和领导力。
秦广硕
秦广硕2020年入伍,服役于火箭军某部,多次完成跨战区、跨军种的大型专项任务,荣立集体二等功。退役返校后,他积极投入学校国防教育,担任退役大学生士兵协会会长,多次参与征兵宣讲,并担任2024年学生军训教官负责人。
秦广硕不仅在军事领域表现出色,还在国防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谷立东
谷立东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球首创不锈镁和高导热镁材料,在联想笔电、华为光电产品上实现量产应用。他牵头研制全球最大4000吨半固态注射成型机,并与比亚迪、东风汽车合作开发多个“世界首例”大型镁合金汽车部件。
谷立东的研究成果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推动了镁合金材料的发展,体现了他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贡献。
魏韫豪
魏韫豪在化学化工学院钻研聚酰亚胺光刻胶这项“卡脖子”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型技术,并成功运用在光敏树脂废料的回收再利用中。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多次获奖。
魏韫豪在科研道路上不断突破,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体现了他在科研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蓝天保卫战技术团队
该团队首创基于跨部门大数据融合的污染源实时排放核算体系和管控技术,成功应用于七届进博会空气质量保障,助力重大活动“碧空如洗”。他们长期驻点多个地级市,开展空气质量研判和污染样品采集与溯源分析。
蓝天保卫战技术团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体现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能力。
评选标准
评选对象
评选对象包括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年龄不限,可以个人或团体形式参评。广泛的评选对象确保了评选活动的包容性和多样性,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评选标准
评选标准包括拥护中国***的领导,热爱祖国,思想品德端正,作风优良;在乡村振兴、学术科研、创新创业、志愿公益、校园文化等方面有突出表现。严格的评选标准确保了评选出的年度人物不仅在学术上有卓越表现,而且在社会公益和道德品质上也能起到表率作用。
选拔程序
选拔程序包括推荐报名、材料审核、初评和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0名个人或团体。科学的选拔程序确保了评选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体现了对每一位参选学生的尊重和重视。
历届年度人物
陈龙龙
陈龙龙在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致力于解决平流层飞艇静力强度、流固耦合模态等关键问题,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并积极参与空间站太阳翼重大航天型号项目。
陈龙龙在科研领域的卓越表现和贡献,体现了他对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航天事业的贡献。
叶璟天
叶璟天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致力于“卡脖子”技术难题——“光刻机关键光学元件超精密抛光”相关研究,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叶璟天在科研上的突破和创新,为解决国家重大技术难题提供了重要支持,体现了他在科研领域的卓越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添硕
高添硕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曾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返校后继续投身国防工作,担任退役大学生士兵协会会长,积极参与国防教育和征兵宣讲。高添硕在国防教育中的贡献,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展现了军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在学术科研、国防教育、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卓越的表现和贡献。这些优秀学生的事迹不仅激励了在校学子,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体现了交大学子的责任担当和青春风采。
上海交大年度人物有哪些评选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年度人物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政治立场与思想品德:
- 拥护中国***的领导,热爱祖国,思想品德端正,作风优良。
-
学术科研:
- 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如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重要科研奖项、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等。
-
创新创业:
- 在创业实践、专利发明、技术转化等方面有显著成就,或在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
志愿公益:
-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对社会有突出贡献,如支教、环保、健康科普等。
-
校园文化:
-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如艺术、体育、社团活动等,或在文化传播、国际交流中有显著贡献。
-
其他:
- 在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突出事迹。
此外,评选还考虑以下条件:
- 参选资格:参选人需为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学生,包括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可以个人或团体形式参评。
- 往届限制:原则上已获得往届“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的大学生不再参选,已获得提名奖的大学生如无新的突出事迹,两年内不再参选。
- 纪律要求:候选人在校期间须无违纪违规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
上海交大年度人物有哪些知名校友?
上海交通大学年度人物中,除了在校学生和教师外,还有一些知名校友因其卓越成就和社会贡献而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知名校友:
科技领域
- 黄旭华:1949届造船工程系校友,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隐姓埋名三十载,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获颁“共和国勋章”。
投资领域
- 沈南鹏:1985级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校友,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风险投资人之一,对科技创新和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
- 刘芹:1997级MBA校友,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投资了小米科技、欢聚时代等知名企业。
- 黄明明:1994届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校友,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专注于高科技领域的投资,支持了理想汽车、小牛电动等科技独角兽企业。
医学领域
- 胡佳腾:2023级博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学生,因其科研和公益事迹被评为“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积极推动医学科普和乡村振兴。
教育领域
- 苏鏐鏐:外国语学院思政教师,获评“思政之星”,在学生工作中表现出色,致力于有温度的思政教育。
上海交大年度人物的事迹有哪些亮点?
上海交通大学年度人物的事迹展现了他们在各个领域的卓越表现和突出贡献,以下是一些亮点:
科技创新
- 王宗瑞: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学生,致力于解决发动机叶盘制造中的关键难题,提出了新型测振刀柄结构并创新性采用柔性封装技术,申请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并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
- 谷立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全球首创不锈镁和高导热镁材料,申请发明专利17项,并获世界铸造组织创新技术奖等多项奖励。
- 魏韫豪: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钻研聚酰亚胺光刻胶这项“卡脖子”技术,率领团队在国创赛中多次夺金,并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擂主。
国防教育
- 秦广硕: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学生,曾在火箭军服役,退役后积极投入学校国防教育,担任退役大学生士兵协会会长,并多次参与征兵宣讲和学生军训工作。
公益服务
- 王洋: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的学生,作为上海市青年代表在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建言发声,组织千余人次的志愿献血和救护培训活动,并带领支教团赴甘肃、西藏等地支教。
- 蓝天保卫战技术团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团队,首创基于跨部门大数据融合的污染源实时排放核算体系,成功应用于七届进博会空气质量保障。
文化传播
- 陆海燕:人文学院的学生,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是《何以上海》宣传片中文物的讲述者,并获“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全国一等奖等荣誉。
- Kantaphat Leelakunwet:密西根学院的国际学生,学业成绩优异,策划了多项跨文化交流活动,并作为中泰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分享在交大的求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