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肾炎的定义
隐匿性肾炎,又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或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它的主要特点是临床表现轻微或无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轻度蛋白尿和(或)复发性或持续性血尿,因此也被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
病因
隐匿性肾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反应,导致肾小球免疫性损伤。遗传因素、感染、高热、剧烈运动等因素也可能与隐匿性肾炎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大部分隐匿性肾炎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如尿蛋白和(或)潜血阳性。少数患者可有肉眼血尿,但无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临床查体多无明显阳性体征。
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诊断隐匿性肾炎的主要依据之一,可显示尿蛋白和(或)潜血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2g以下,以白蛋白为主。绝大多数为镜下血尿,尿细胞相位差镜检发现红细胞呈多形性,说明来源于肾脏。肾功能检查通常正常,肾脏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也多正常。
诊断
根据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偶然发现尿液蛋白和(或)潜血阳性、并且经判断尿红细胞为多形性、排除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等其他疾病,即可诊断为隐匿性肾炎。
鉴别诊断
隐匿性肾炎需要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其他临床分型相鉴别,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并发症
隐匿性肾炎的预后大多良好,病程长者可持续几十年,而肾功能可无明显损害。但一部分隐匿性肾炎在病程进展中可能出现临床症状,转变为其他临床类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也可发生转变。
治疗
隐匿性肾炎如没有明显症状或病因未明确前,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治疗包括注意休息,防止感染,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存在明显的感染灶,应积极治疗。不主张积极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如需要时可试用中药抗免疫药物。
预后
隐匿性肾炎通常预后较好,但如果病情加重,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甚至导致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
日常管理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和感染,限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度运动,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