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16周长期吃甘草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孕妇血压升高及激素紊乱等风险。甘草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干扰母体激素平衡,影响胎盘功能,尤其长期过量摄入时危害更显著。
甘草中的甘草酸会抑制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这种酶负责调节皮质醇水平。当该酶活性被抑制,母体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引发胎儿应激反应,增加早产或低出生体重风险。动物实验显示,高剂量甘草提取物会导致胚胎发育迟缓,人类研究也观察到类似关联。孕妇每日摄入超过100mg甘草酸(约50g甘草糖)时,胎儿神经认知发育可能受影响。
长期食用甘草会促使体内水分和钠潴留,加重孕妇心脏负担。妊娠期本身会升高血压风险,而甘草中的化合物会进一步刺激醛固酮分泌,导致血压波动。临床案例中,部分孕妇出现水肿加剧或妊娠高血压症状,与过量摄入甘草制品有关。
甘草的植物雌激素作用可能干扰孕酮代谢,尤其在孕中期胎盘形成关键期。这种干扰可能削弱胎盘对胎儿的营养输送效率,甚至诱发子宫异常收缩。部分传统医学认为甘草可缓解孕吐,但现代研究提示其风险大于收益,尤其对于有流产史或妊娠糖尿病的孕妇需绝对避免。
孕妇应严格控制甘草摄入量,包括含甘草的零食、茶饮或中药制剂。若因治疗需求必须使用,需在医生监督下限定使用周期与剂量。日常饮食中可选择罗汉果、枣类等天然甜味剂替代,既满足口味需求又规避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