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愈合期长期吃甘草可能延缓愈合速度,并引发水肿、高血压或低血钾等副作用。甘草虽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但其成分甘草次酸会抑制伤口修复,且长期摄入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尤其对术后或皮肤破损人群风险更高。
-
抑制伤口修复机制
甘草中的甘草次酸具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会干扰胶原蛋白合成与上皮细胞再生,延长炎症期,导致愈合周期延迟。临床观察显示,外用甘草可能促进小伤口愈合,但内服反而可能抑制深层组织修复。 -
引发水钠潴留与高血压
长期服用甘草会促使肾脏保留钠离子、排出钾离子,造成体内水分滞留和血压升高。术后患者若合并心血管问题,可能加重循环负担,甚至诱发心悸或水肿。 -
低血钾症风险
甘草的排钾作用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低血钾症状,尤其对术后虚弱或营养不良人群更敏感。需避免与利尿剂或强心药同服,以防加剧电解质失衡。 -
特定人群需严格禁忌
糖尿病患者、肾病患者及孕妇服用甘草可能加剧原发病或引发早产。若伤口伴随感染或慢性溃疡,甘草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掩盖感染症状,延误治疗。
总结:伤口愈合期间应短期、小剂量使用甘草(如3-5天),并优先选择局部外敷。长期内服需严格遵循医嘱,监测血压和血钾水平,避免与鲤鱼或降压药同食。若出现乏力或肿胀,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