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长期吃桂皮可能存在风险,需警惕血压波动和副作用,但适量食用或对血糖有益。
桂皮性热且含桂皮醛,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部分高血压患者服用后出现血压难控现象,过量食用甚至可能加重病情;桂皮醛对血小板有激活作用,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尤其在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患者中需谨慎。尽管桂皮含黄烷醇等多酚类物质,动物实验显示其可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辅助调节血糖,但针对高血压人群的降压效果尚无明确临床证据支持。需注意桂皮含致癌物黄樟素,长期大量食用有健康隐患。中医认为桂皮性燥热,高血压属肝阳上亢或阴虚火旺体质者服用易引发头痛、心悸等症状,夏季燥热时节更应避免。单味桂皮无法替代正规降压治疗,患者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方案可能导致血压剧烈波动。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高血压患者避免常规食用肉桂制品,若作为调味品少量添加(每日不超过1克)可能风险较低。对需控糖的高血压患者,桂皮作为辅助调理时,应严格监控血糖变化并及时调整其他降糖方案。建议高血压患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确定膳食搭配,优先选择经循证医学验证的降血压方法,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切莫依赖单一食物调节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