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口处理需遵循“一冲二消三开放”原则:首先用肥皂水连续冲洗15分钟,挤出伤口周围血液;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创面;若伤口较深需避免缝合,保持开放状态引流。完成基础处理后,优先选择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储备的医疗机构,这类机构能同步完成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显著降低病毒扩散概率。
疫苗接种方案推荐两种模式:传统5针法(咬伤当天、第3/7/14/28天各1针)与国际通用的“2-1-1”4针法(当天双针、第7/21天各1针)。两种方案均能有效诱导抗体产生,首针接种后7天可达保护性抗体水平。若因特殊原因延迟接种,仍需补打全程疫苗,已接种针次无需重复。
特殊情形需特别注意:①咬伤部位为头面部或存在免疫功能缺陷者,即使超过24小时也需接种疫苗;②若犬只10日内未死亡且状态正常,可咨询疾控中心调整后续接种计划;③孕期、哺乳期或过敏体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接种,不能中断免疫程序。接种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并忌酒、浓茶及激素类药物,防止影响抗体生成。
任何暴露后未及时接种疫苗的情况都应立即就医评估。即使距离咬伤已数日,只要未出现恐水、怕风等典型症状,接种疫苗仍是阻断病毒的最后机会。建议同步观察犬只状态并及时上报动物防疫部门,共同预防狂犬病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