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境牧羊犬挠破皮后,需优先接种狂犬疫苗,并根据伤口情况评估是否补打破伤风疫苗。若伤口较深或存在感染风险,还需配合医疗清创与抗生素治疗,确保风险可控。
狂犬疫苗是核心防护手段,即使边牧已接种兽用狂犬疫苗,人类暴露后仍需按流程注射人用狂犬疫苗。皮肤破损属于狂犬病Ⅱ级暴露,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尽快完成首针接种,后续按0、3、7、14、28天完成全程免疫。若边牧后续10天内健康无异常,可经医生评估调整后续接种方案。
破伤风疫苗适用于未全程接种或超过免疫保护期的人群,尤其是伤口较深、污染严重的情况。若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需及时补打加强针。浅表伤口且已规范接种破伤风疫苗者,一般无需额外处理。
伤口处理直接影响预防效果,冲洗后需用碘伏消毒并保持开放,避免包扎密闭。若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需就医使用抗生素。建议留存边牧疫苗接种记录,观察其10日内行为状态,若有异常需立即上报疾控部门。
及时规范处置可最大限度降低疾病风险,暴露后2小时内是介入黄金期。无论宠物是否接种疫苗,暴露后均应遵循“冲洗—消毒—免疫”原则,避免侥幸心理延误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