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境牧羊犬(边牧)抓咬破皮后,必须前往疾控中心或医院处理!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只要皮肤破损就属于二级暴露,需立即冲洗消毒并接种疫苗。即使边牧接种过疫苗或伤口轻微,也无法完全排除风险,24小时内就医是黄金原则。
-
破皮=风险:肉眼难辨的微小破损也可能感染狂犬病毒,边牧的唾液携带病毒可通过伤口侵入。肥皂水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是第一步,但绝不能替代专业处理。
-
疫苗是唯一保障:即使边牧定期接种疫苗,也无法确保其未携带病毒。疾控中心会根据暴露等级(二级或三级)判断是否需要联合注射免疫球蛋白+狂犬疫苗,全程接种需4-5针。
-
10日观察法≠拖延借口:仅适用于边牧可被隔离观察的情况,且需同步接种疫苗。若10天内边牧死亡或发病,必须立即加强免疫;若边牧健康,可协商调整后续针次。
-
误区避坑:
- “家养宠物安全”:边牧若接触过其他动物或未规范接种疫苗,风险仍存在。
- “伤口小不用管”:狂犬病毒不依赖出血传播,破皮即需处理。
- “超过24小时无效”:未发病前补种疫苗仍有效,但越早越好。
安全无侥幸,被边牧伤后务必按“冲洗—消毒—就医”流程处理。狂犬病潜伏期长且不可逆,疾控中心的专业评估和疫苗防护是唯一可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