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破皮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随后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 若伤口出血或黏膜接触动物体液,需额外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疫苗。关键点在于:快速清洗消毒、24小时内接种疫苗、避免包扎伤口、观察感染迹象。
- 紧急处理: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残留。若无肥皂,可用清水持续冲洗,但效果略逊。冲洗后使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降低感染风险。
- 就医评估:医生会根据伤口深度和暴露等级决定治疗方案。二级暴露(破皮无出血)需接种狂犬疫苗;三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需加注免疫球蛋白。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个性化处理。
- 疫苗接种:狂犬疫苗需按程序接种5剂(第0、3、7、14、28天),不可中断。免疫球蛋白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直接中和病毒。
-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开放,避免缝合或包扎。每日观察红肿、化脓等感染症状,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 后续追踪:记录咬伤犬只特征,若犬只在10日内死亡或出现异常,需立即上报并加强医疗干预。
总结:即使轻微破皮也不可轻视狂犬病风险,及时规范的医疗处置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呼吁规范养犬行为,减少散养犬只伤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