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了之后出现肿胀,是否会传染取决于咬伤程度、犬只健康状况和伤口处理方式。若犬只未接种狂犬疫苗或伤口未及时消毒,可能引发细菌感染或狂犬病传播。以下是关键要点分析:
-
感染风险因素
- 犬只疫苗接种情况:未接种狂犬疫苗的犬咬伤后,狂犬病毒传染风险较高。
- 伤口深度:较深的伤口更容易滋生破伤风杆菌或其他厌氧菌。
- 处理时效:24小时内未清洁消毒可能加剧细菌感染,导致肿胀化脓。
-
常见传染性疾病
- 狂犬病:若犬只携带病毒,通过唾液进入伤口,致死率近100%。
- 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表现为红肿热痛甚至发烧。
-
紧急处理步骤
-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降低病毒和细菌残留。
-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过紧以保持透气。
- 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若犬只疫苗不明),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观察与就医指征
- 记录犬只行为:10天内若犬只死亡或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
- 肿胀持续扩大、伴随发热或脓液渗出,提示需抗生素治疗。
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能有效降低传染风险,但若出现异常症状务必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