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肿胀的处理核心是:立即清洗消毒、及时就医接种疫苗、科学护理伤口。即使未出血,肿胀可能提示软组织挫伤或感染风险,需优先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48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若伴随发热或红肿加剧,需紧急医疗干预。
-
伤口紧急处理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和污染物。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以降低厌氧菌感染风险。若肿胀明显,可冰敷10-15分钟缓解,但避免冻伤皮肤。 -
医疗干预不可拖延
无论是否出血,均需在24小时内就医评估狂犬病暴露风险。医生可能建议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尤其当咬伤部位接近头颈部时。若家养犬未接种疫苗或健康状况不明,必须全程接种5针疫苗。 -
居家护理与观察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抓挠或沾水。48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服用布洛芬等非处方药缓解疼痛,但需避免饮酒、辛辣饮食。每日检查肿胀变化,若出现化脓、持续发热或麻木感,立即复诊。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孕妇或免疫缺陷者被咬后需更谨慎,即使轻微肿胀也应优先就医。老年人需警惕破伤风风险,若5年内未加强免疫,需接种破伤风疫苗。
正确处理犬咬伤能有效降低感染和狂犬病风险。即使家养犬已接种疫苗,仍需遵循医疗流程,切勿因侥幸心理延误治疗。日常与宠物互动时避免过度逗弄,定期为犬只接种疫苗可双重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