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并视伤口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根据暴露程度,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分为“5针法”和“4针法”两种。
1. 狂犬病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潜伏期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 即使家养犬已接种狂犬病疫苗,仍有可能携带病毒,因此被咬伤后仍需规范处理。
2. 疫苗接种程序
- 5针法:暴露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接种1剂,共5剂。
- 4针法(2-1-1方案):第0天接种2剂,分别在左右上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共4剂。
- 加强免疫:如已全程接种疫苗但超过3个月,需加强接种2剂。
3. 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
- 对于Ⅲ级暴露者(如伤口深、大或出血),需在接种疫苗的同时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 Ⅱ级暴露者无需使用免疫球蛋白,但需彻底清洗伤口并接种疫苗。
4. 注意事项
- 及时处理伤口: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清洗伤口15分钟,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肥皂残留。
- 尽快接种:越早接种效果越好,即使超过24小时,仍需接种疫苗。
- 全程接种:无论何种程序,均需完成所有剂次,以确保免疫效果。
总结
被家养犬咬伤后,应立即规范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可防可控,规范处置和接种疫苗是避免发病的关键。